主观

某市有一项引资宾馆工程,有关领导部门特别重视该项建设。投资方坚持要占用该市总体规划中心地区的一块规划绿地。有关领导自引资开始至选址、设计方案均迁就投资方要求。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曾提出过不同意见,建议另行选址,但未被采纳,也未坚持。之后,投资方依据设计方案擅自开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予以制止。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此事,立即责令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此违法建设活动。

【问题】

该工程为什么受到查处?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这件事?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市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丘陵地区。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在周边城镇群中定位为滨海旅游城市。

区域概况:该市周边分布有甲、乙、丙三个城市,其中甲市位于A市西侧,距A市约200km,为我国东南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并已建成国际机场一座;乙市在A市北侧,距A 市约l40km,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产业基地;丙市为港口城市,距A市约160km。

自然条件:该市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北部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沿海地区中部海岸为约2km的平坦的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西部主要为礁石海岸,但水深较浅;东部沿海为我国著名的红树林及海洋生物保护区。

为充分发挥地域区位优势,进一步推动A市经济发展,根据A市在城镇群内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结合A市城市发展现状,该市编制了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C为市域副中心城市,未来城市发展区域;B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及产业定位:

①A为市域中心城市,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②C市为现状县城,拟作为未来城市的副中心,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定位为县级市,建设新型工业区,并布局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KW)一座。

③B1、B2、B3为现状县城,拟作为重点发展市域副中心城市,其中B1定位为工业型城市,并拟建设大型深水码头;B2定位为商贸城市;B3拟建设为东南地区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④D1为重点旅游城镇,为旅游集散中心,D2、D3、D4、D5重点发展工业。

(3)交通规划:

①为把该市建设成重要的港口城市,拟在B1进行建设深水港码头。

②考虑到A市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定于市域西侧建设机场。

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完善道路交通体系网,拟加快环形公路网建设,重点建设L1、L2、L3三条道路,其中L1为连接B1、A及Dl的高速公路,L2为B2、A及C的高速公路,L3 为连接甲、B1及C的滨海道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问题】

请指出:该规划在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及产业布局、交通等方面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提出改进意见。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