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
- B.8
- C.11
- D.12
- A.0
- B.9
- C.6
- D.8
- A.a[p-a]
- B.*(&a[i])
- C.p[i]
- D.a[10]
- A.FUN(9)
- B.FUN<9>
- C.FUN
(9) - D.FUN<9>(double)
- A.函数返回类型
- B.函数参数列表
- C.函数名
- D.函数体
- A.auto
- B.xegister
- C.static
- D.aut0或register
- A.'cd'
- B.0.1e+6
- C."\a"
- D.'\011'
(1)应改为“catch(char*s)”。
(2)应改为“cateh(inti)”。
(3)应改为“catch(…)”。
【解析】本题中第1个标识前的异常抛出语句为“throw("error");”,其中的类型为字符串。所以对应的异常捕捉语句catch中应该符合这个类型,而程序中给出的语句“catch(chars)”是字符型的,所以第1处的语句修改为“catch(char*S)”。第2个标识前的异常抛出语句为“throw((int)0);”,其中的类型为int。对应的异常捕捉语句catch中应该符合这个类型,所以补充catch子句中的类型,否则如果找不到匹配的catch块,系统就会调用一个系统函数,使程序终止运行。即第2处的语句修改为“catch(inti)”。如果在catch子句中没有指定异常信息的类型,那么就用删节号“…”表示它可以捕捉任何类型的异常信息,即修改为“catch(…)”。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