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说明和Socket程序,根据要求将程序代码中(1)~(10)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说明】
网络应用的基本模型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型,这是一个不对称的编程模型,通信的双方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是客户机和服务器。
一般发起通信请求的应用程序称为客户软件,该应用程序通过与服务器进程建立连接来发送请求,然后等待服务器返回所请求的内容。服务器软件一般是指等待接收并处理客户机请求的应用程序,通常由系统执行,等待客户机请求,并且在接收到请求之后,根据请求的内容,向客户机返回合适内容。
本题中的程序较为简单,客户机接收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的文字内容,服务器将客户机发送来的文字内容直接返回给客户机,在通信过程中服务器方和客户机方都遵守的通信协议如下:
由客户机首先发送请求,该请求由首部和内容两大部分组成,两个部分各占一行文字,通过行结束符'\n'隔离。
首部只有一个Length域,用于指定请求的内容部分的长度,首部的结构为
'关键词Length'+' '+数值+'\n'
内容部分为一行文字,其长度必须与Length域的数值相符。
例如,客户机的请求为“Length 14\n hello,welcome to my home!”,服务器接收请求处理后返回文字“Hello,welcome to my home!”。
【Socket程序】
//服务器主程序部分
#include<stdio.h>
…… //引用头文件部分略
#define SERVER_PORT 8080 //服务器监听端口号为8080
#define BACKLOG 5 //连接请求队列长度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
int listenfd,connfd; //监听套接字、连接套接字描述符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服务器监听地址
listenfd= (1) , //创建用于监听的套接字
if(listenfd<0)
{
fprintf(stderr,"创建套接字错误!") //套接字创建失败时打印错误信息
exit(1);
}
bzero(&servaddr.sizeof(servadd)); //将地址结构置空
servaddr.sin_family=AF_INET; //设置地址结构遵循TCP/IP协议
servaddr.sin_addrs_addr=htonl. (2)
//设置监听的IP地址为任意合法地址,并将该地址转换为网络字节顺序
servaddr.sin_port=(3); //设置监听的端口,并转化为网络字节顺序
if(bind((4))<0)
{
fprintf(stderr,"绑定套接字与地址!"),
exit(1);
} //将监听地址与用于监听的套接字绑定,绑定失败时打印错误信息
if(listen(listedfd,BACKLOG)<0)
{
fprintf(stderr,"转换套接字为监听套接字!");
exit(1);
} //将用于监听的套接字由普通套接字转化为监听套接字
for(;;)
{
connfd=(5);
//从监听套接字的连接队列中接收已经完成的连接并创建新的连接套接字
if(connfd<0)
{
fprintf(stderr,"接收连接失败!");
exit(1);
}//接收失败打印错误信息
serv_respon(connfd); //运行服务器的处理函数
(6); //关闭连接套接字
}
close(listenfd); //关闭监听套接字
}
//服务器通信部分
#include<stdio.h>
…… //引用头文件部分略
void serv_respon(int sockfd)
{
int nbytes;
char buf[1024]
for(;;)
{
nbytes=read_requ(sockfd,buf,1024);
//读出客户机发出的请求,并分析其中的协议结构,获知请求的内
//部分的长度,并将内容复制到缓冲区buf中
if(nbytes==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