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主备主控之间完全热备份
- B.主备主控之间的备份方式包括批量备份和实时备份
- C.主备主控之间会自动复制单板软件
- D.主备主控之间会自动复制网元ID。
- A.衰耗
- B.色散
- C.信噪比
- D.非线性
- A.对网络中网元ID做好规划,修改时按规划好的ID进行修改
- B.不允许批量进行网元ID更改,网元ID要逐一进行更改
- C.避免网上不同网元相同ID的情况出现
- D.对于新发货主控ID的缺省值是OXBFF0
- A.吞吐量(Through put)
- B.时延(Latency)
- C.丢包率(Packet Loss)
- D.背靠背(Back to Back)
- A.ATXC板只有当上微动开关和下微动开关同时打开时,单板才会被置不在位
- B.对于高阶交叉板,如果其中一块单板的拉手条已经打开,那么5分钟后另外一块单板的微动开关失效
- C.对于高阶交叉板,当一块单板的微动开关打开,再打开另外一块单板的微动开关不影响业务
- D.主备交叉板的微动开关都打开的状态下,可以插拔主板
- A.485总线相互无保护,485总线和以太网通信之间也无保护
- B.两条485总线相互保护,即当一条485总线故障时,其上承载信息由另外一条485总线转发
- C.以太网和两条485总线之间相互保护,即任意一路通信故障,都会通过另外两路进行转发
- D.485总线和以太网总线之间保护是单向的,即当两条485总线都故障时,其上信息可以通过以太网转发。反之,以太网故障却是无法通过485总线保护的
- A.采用FEC或AFEC
- B.采用拉曼放大器
- C.采用低噪声前置光放大器
- D.使用CRZ技术
- A.RPA/PPC输入端前切勿增加衰减器、跳线类等非光纤设备及单板
- B.RPA/C对近端线路光纤损耗要求非常严格,除连接到ODF架的一个端子外,0~20km之内不能有连接头,所有接续点必须采用熔纤方式
- C.在RPA/C正式使用前必须用OTDR测试线路光纤情况,从OTDR数据看,0~10km内不能有大于1dB的插损事件,10~20km内不能有大于2dB的插损事件:
- D.RPA/C打开激光器前。必须先连接好输入端跳线及相应客户ODF柜跳线
- A.业务量大,Vctrunk绑定的带宽不够
- B.SDH线路质量不好,有误码
- C.带宽足够,但是业务突发比较大
- D.业务量过大的时候,对端设备不响应流控
- A.0.25db
- B.0.4db
- C.0.5db
- D.0.1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