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13.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原则是【 】

  • A.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
  • B.船东和保险人共同承担风险
  • C.保险人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
  • D.保险人和承运人共同承担风险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12年6月1日某市环保局接到投诉,称某河支流河水有严重异味。环保局主管局长汪某指示环境监测站进行调查。环境监测人员经取样检测后,发现该支流河水中氨氮类物质严重超标。收到检测结果后,汪某认为氨氮类物质易于挥发,且汛期水量较大,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环保局未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日环保局又收到投诉,称该河支流有死鱼现象。

环境监察人员排查后发现氨氮类污染物是由某化工厂排放的,进一步调查后又查明:在总经理张某授意下,该化工厂新引进的生产线主体工程完成后,环保设备未进行“三同时”验收即于2012年5月31日进行了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由于环保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使得大量高浓度含氨氮污水直接排入某河支流。

6月2日环保局工作人员制作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草案,责令该化工厂立即停止试生产,并提交给汪某签署。汪某则认为该化工厂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曾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各类表彰。因此,汪某并未签署限期整改通知书。6月4日该河干流开始出现死鱼现象,自来水厂也被迫关闭了部分取水口。6月5日汪某意识到事态严重,遂通过电话责令该化工厂立即停止试生产。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当天夜间该河干流即发生了重大水污染事故,除河内的鱼类大量死亡外,沿岸十余家自来水厂也被迫全部关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

数月后当地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张某和汪某的刑事责任。法院经审理后做出了有罪判决。 

问:

(1)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汪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27. 在各国环境立法上,环境费通常表现为哪些形式【 】

  • A.环境规费
  • B.环境公课
  • C.环境税
  • D.生态补偿金
  • E.环境受益费

28. 受益者负担原则包括【  】

  • A.谁开发 谁保护
  • B.谁受益 谁保护
  • C.谁破坏 谁恢复
  • D.谁利用 谁补偿
  • E.谁污染谁治理

26. 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家环保部批准
  • B.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 C.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D.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
  • E.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