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依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 B.殴打他人或唆使他人打人
 - C.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 D.依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不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九)接受当事人及其
 
- 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甲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 B.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犯罪,伤害过程中精神病突然发作,在丧失责任能力时抢走被害人财物。对乙应以抢劫罪论处
 - C.丙将毒药投入丁的茶杯后精神病突然发作,丁在丙丧失责任能力时喝下毒药死亡。对丙应处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 D.戊为给自己杀人壮胆而喝酒,大醉后杀害他人。戊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 A.县、县级市或市辖区
 - B.省辖市、自治州
 - C.省、自治区、直辖市
 - D.国务院
 
- A.宋某负刑事责任,因为宋某构成故意犯罪
 - B.宋某应负刑事责任,因为宋某构成过失犯罪
 - C.宋某不负刑事责任,因为属意外事件,宋某不构成犯罪
 - D.宋某应否负刑事责任,取决于宋某主观上是否有故意或过失
 
- A.武器
 - B.驱逐性警械
 - C.监狱戒具
 - D.约束性警械
 
-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
 - C.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公安机关办理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公安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 D.对公安机关参与的其他民事活动纠纷
 
- A.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 B.刑讯逼供或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D.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A.聘请特邀监督员制度
 - B.警务公开制度
 - C.进行明察和暗访
 - D.“110”接受群众投诉制度
 
- A.职责
 - B.义务
 - C.纪律
 - D.责任
 
- A.1949年11月1日
 - B.1949年10月9日
 - C.1949年10月1日
 - D.1949年10月15日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