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案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围观”现象迅速流行起来。“网络围观”就是众多网友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渠道,对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以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新浪网,对1758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网络围观”现象很普遍。也有人认为,当前许多“网络围观爱好者”将“围观”视为一种宣泄对现实世界不满的途径,能引起大范围“围观”的,基本都是一些与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社会公德、官员腐败等主题相关的事件。可见,大多数“网络围观者”指向的,其实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希望通过“围观”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案例分析】

1.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围观”现象?

2.针对“网络围观”现象,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案例二】

在低碳环保的国际背景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城市困境下,我国现已有众多城市主动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公共自行车服务应运而生。2011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选出全球8个最佳公共自行车服务城市,杭州名列其中。杭州市现有2431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6.06万辆公共自行车,2011年前8个月共被租借5200多万人次,平均每天近22万人次。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不仅有世界最大的共享体系,而且由于租车点设在公交车站、水上巴士站附近,和其他形式的公共交通有良好结合。目前,杭州实行1小时内免费租车,公共自行车的免费租赁量在90%以上,即90%以上的租车者在1小时内还车,无需掏钱。更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政府支持下运行4年后,已成为无需财政拨款的公益项目~一通过车体广告、车亭开放、租赁等,每年6000多万元成本得到消化。

据了解,上海闵行、浦东、杨浦、宝山等部分地区也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2年8月通过微博透露.公共自行车租赁这种模式在“十二五’’期间有望在全市推广,上海将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自行车技术标准和运营模式,重点在外围区和郊区轨道车站,为通勤交通提供接驳服务。

【案例分析】

1.试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取得成功的原因。

2.目前,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