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耗时8h,自浇筑开始测温。累计168h测温读书曲线如图3。第56h内部温度为56℃,表面温度为30℃;第156h内部温度为41℃,表面温度为29℃。本工程不考虑采用埋置冷却水管降温的方法。

【问题】

1.简述表面温度,内表温差的含义。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温控标准包括哪些?根据测温曲线,分析判断本次温控是否满足该标准;如不满足,分析其原因。

3.根据测温曲线,评估温控施工措施的效果,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4.如对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在温控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疏浚公司经过招投标成功承接某海港进港航道疏浚工程。该航道设计底标高-22.0m,设计底宽250m,设计边坡1:8,航道疏浚段长17km。疏浚土质为粘土,天然密度为1.84t/m3。当地海水天然密度为1.025t/m3。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疏浚土外抛到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8km。

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和业主根据相同的航道浚前水深图计算出疏浚工程量,分别1468.5万万m3和1445.7万万m3

施工单位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3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挖、运、抛施工,在完成疏浚工程量550万m3距时,业主要求将部分疏浚土吹填到港区指定吹填区,平均运距15km,吹距1.3~2.0km速。挖泥船施工期间的主要施工参数为:轻、重载平均航速30km/h,挖泥装舱时间1.6h,泥舱装载土方量8000m3;施工中挖泥转头及上线时间0.15h,挖泥及抛泥时转头时间0.1h,吹泥的接卡、解离时间0.25h量;挖泥时泥泵流量25200m3/h,吹泥时泥泵流量16200m3/h,吹泥时泥浆平均密度1.23t/m3。疏浚施工期间的时间利用率为70%。

【问题】

1.绘制自航耙吸挖泥船挖、运、吹施工工艺流程图。

2.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压力调节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根据土质情况调节波浪补偿器压力?

3.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耙吸挖泥船应选用哪种类型耙头?合理的挖泥对地航速应为多少?

4.分别计算本工程耙吸挖泥船外抛和吹填的月(按30d计)生产能力。(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根据《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的相关规定,计算本工程双方确认的疏浚工程量。

某大型海上工程孤立墩混凝土承台施工,其混凝土的配合比(胶凝材料:砂:碎石)为1:1.50:2.50,水胶比为0.40,胶凝材料总用量为444kg/m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5h,终凝时间为5.0h,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承台底标高为+1.0m(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顶标高为+5.0m,9根直径1.2m的大管桩伸入承台混凝土中2m。

承台施工时桩芯混凝土已提前灌注完成。

施工水域潮汐为规则半日潮,施工日的潮汐表见表5。因承台尺寸较大,施工用非水密模板。采用有效生产能力为50m3/h的混凝土拌和船,承台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厚度为1.0m,分四层浇筑,自下而上分别为300mm、300mm、200mm、200mm。海上浇筑混凝土要在水位以上进行振捣,在初凝以前底层混凝土不宜背水淹没。

【问题】

1.本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总量是多少?本承台混凝土的第一次浇筑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2.何时开始承台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对赶潮施工最有利,并说明原因。

3.通过计算第一次浇筑的底层和顶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及潮水涨落潮时间,判断所用拌和船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4.为完成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拌和船至少需要准备胶凝材料、砂、石子、水各多少?(材料的损耗率按5%计,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5.写出提高承台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