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某些行为,可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有( )。
- A.谎报或瞒报事故的
-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 C.在事故调查期间擅离职守的
- D.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相关情况资料的
- E.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 A.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6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B.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 C.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 D.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 E.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 A.王某的工作经历
- B.王某的乙肝疫苗接种记录
- C.王某的职业健康检查记录
- D.电解车间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记录
- E.王某的职业中毒危害接触经历
- A.药物混合
- B.造粒
- C.装药
- D.卷筒
- E.搬运
- A.责令限期改正
- B.责令停止使用
- C.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D.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E.吊销电梯使用许可证
- A.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 B.安全监管部门
- C.环境保护部门
- D.卫生行政部门
- E.公安机关
- A.后勤管理人员
- B.押运人员
- C.驾驶人员
- D.现场检查员
- E.主要负责人
- A.造成轻伤20人以上的
- B.造成轻伤10人以上的
- C.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
- D.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的
- E.造成间接损失300万元以上的
- A.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 B.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 C.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结果
- D.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 E.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A.吊销相关证照,停止供应并处理火工用品
- B.销毁煤矿的生产设计图纸及水文地质资料
- C.停止供电,拆除矿井生产设备、供电、通信线路
- D.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
- E.妥善遣散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