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第一题(18分)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3km×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测图按1250px×1250px分幅。

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等。

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了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队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送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5幅图。

问题:

1、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七题(15分)

某测绘地理信息单位承接了某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项目,任务是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开发门户网站。

1. 现有数据源情况:

(1)覆盖全省域的数据:①2010年1:1万全要素地形图数据,1980西安坐标系;②2012年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数据,WCS—84坐标系。

(2)覆盖省会城市的数据:①2010年1:5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②2012年导航电子地图兴趣点数据,WCS—84坐标系。

2. 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要求:

(1)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从现有数据源中选取适当的数据集和要素,经融合处理后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域的线划电子地图数据集,同一区域有多种数据源时保留精度高、现势性好的数据集和要素;道路网要素保证全域拓扑道通,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全省域地名地址数据:从适当数据源中提取地名地址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融合处理形成覆盖全省域的地名地址数据集。同一区域有多种数据源时保留精度高、内容全、现势性好的数据集;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3)电子地图瓦片:对线划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地图整饰处理,生产15~17级电子地图瓦片。

3.门户网站建设要求:提供地图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灯基本功能。

问题:

1、简述制作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时,对数据源的取舍利用方案。

2、简述生产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不含地名注记)工作步骤及内容。

3、门户网站的地图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功能分别需要调用上述哪些类数据?

第三题(18分)

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15m的设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

1.测量基准:平面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 测区情况:附近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控制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筑物顶部等处,港口建有无线电发射塔、灯塔等设施。

3. 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GPS定位,选择港口附近条件较好的控制点A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动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动台播发差分信息。

测量开始前收集了A点高程hA和在1980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A,yA),以及A点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异常值ζA。另外还收集了4个均匀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控制点,同时具有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得到A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BA,LA,HA)。

4.验潮:在岸边设立水尺进行验潮,水尺零点在深度基准面下1m处。

5. 测深:在测量船上安装单波束测深仪,经测试,测深仪总改正数ΔZ为2m。在航道最浅点B处,测深仪的瞬时读数为16.7m,此时验潮站水尺读数为4.5m。

问题:

1、简述A点作为差分基准台应具备的条件。

2、根据已知点成果资料,本项目最多可以计算得到几个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分别是什    么参数?

3、简述将A点已知高程hA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高HA的主要工作步骤。

4、计算航道最浅点B处的水深值,并判断航道疏浚是否达到设计水深。

第四题(15分)

某市地理信息产业园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6月底完成,现委托某测绘单位对工程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并同时对该产业园区内1:2000地形图数据(DLG)进行更新。

产业园位于该市城乡结合部,地势比较平坦,开工前地面上的主要地形地物有湖泊、河渠、道路、房屋建筑、工矿设施、耕地、林地等。在建设过程中,除保留一些大型建筑物、重要工矿设施及主要道路外,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并按规划新建了道路、办公大楼、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及公园绿地等。

测绘单位收集到工程区2009年底测绘的全要素1:2000地形图数据(DLG),要素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道路、工矿、管线、境界(含村界)、地名、地貌、土质植被等;并于2013年2月对工程区实施了高分辨率航摄,生产制作了0.2米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DOM),它与1:2000DLG数据的坐标系统一致。

任务要求:首先采用内外业综合判调方法,利用已有0.2米分辨率DOM数据,配合适量的外业调绘和补测,对1:2000DLG数据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3年6月底;其次,从更新前后的1:2000DLG数据中,分别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要素,应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监测分析出工程建设所拆除和保留的原有建筑物范围及面积、新建的房屋建筑物范围及面积,以及所占用耕地的范围及面积等,为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问题:

1、简述本项目1:2000DLG数据更新的步骤。

2、列出本项目在更新1:2000DLG数据时外业调绘和补测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3、简述空间分析统计获得每个村因建设所占用耕地范围和面积的方法和过程。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