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二)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可燃冰”?专家认为,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的温度在2℃至4℃时,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可燃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淀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分解为甲烷和水。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一个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已有发现,而且俄国已经开采了近20年。另一个是海底大陆架斜坡。如美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我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我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二者之中,海底的“可燃冰”储量较大。(选自向杰《“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下列不属于对选文内容概括的是

  • A.“可燃冰”形成的条件
  • B.“可燃冰”的分布区域
  • C.“可燃冰”的类型
  • D.“可燃冰”的储量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