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陶弘景传 

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获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②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 

③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④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⑤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

(2)自恒欲就之(    ) 

(3)老而弥笃(    ) 

(4)以机动之(    )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 A.草桥镇种植花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
  • B.草桥镇居民多以种植花木为职业,其中种菊尤为辛苦,超过农事。
  • C.十月中旬,牡丹正值花期,每年此时,草桥镇种花人将之进贡宫中。
  • D.汉时召信臣反对宫廷食用冬季种植的蔬菜,认为这些蔬菜不合时令。

草桥 

①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故李唐万福寺,寺废而桥存,泉不减而荇荷盛。天启间,建碧霞元君庙其北。当四月,游人集,醵且博,旬日乃罢。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 

②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而丁香。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栾枝。入夏,榴花外,皆草花。花备五色者蜀葵、莺粱、凤仙;三色者鸡冠;二色者玉替;一色者十姊妹、乌斯菊、望江南。秋花,耐秋者红白蓼,不耐秋者木槿、金钱。耐秋不耐霜日者,秋海棠。木樨,南种也,最少;菊,北种也,最繁。种菊之法,自春徂夏,辛苦过农事。菊善病,菊虎类多于螟螣贼蟊,圃人废晨昏者半岁,而终岁衣食焉。 

③草桥惟冬花,支尽三季之种,坏土窖藏之,蕴火坑烜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元旦,进椿芽、黄瓜。其法自汉已有之。汉世大官园,冬种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温,菜得温气皆生。召信臣为少府,谓物不时,不宜供奉,奏罢之。 

④草桥去丰台十里,中多亭馆,亭馆多于水频圃中。而元廉希宪之万柳堂、赵参谋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要在弥望间,无址无基,莫名其处。

(选自刘侗《帝京景物略》) 

[注]螟螣贼蟊:泛指庄稼的各种害虫。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节曰贼,食根曰蟊。 蕴:通“煴”,无光焰的火。 频:通“濒”,水边。 匏:葫芦之属。 

1.第②段介绍草桥镇种植的花卉时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唯有草桥产冬花,把前三季开花的花木剪去枝娅,埋在土窖里,再用火坑加温。
  • B.草桥只出产冬花,把前三季开花的花木剪去枝娅,埋在土窖里,再用火坑加温。
  • C.唯有草桥产冬花,支撑过前三季存活的花木之种,从土窖中破土而出,再用火炕加温。
  • D.草桥只出产冬花,支撑过前三季存活的花木之种,从土窖中破土而出,再用火炕加温。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