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2)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99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45次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简介

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2),本试卷总分100分,共有4类型题目。

  • 单选题
  • 多选题
  • 判断题
  • 情境题
试卷预览
1

依据案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员都应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树立好榜样 
  • B.德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 
  • C.环境对人的道德品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 D.既然是在校学生,学生德育主要就是学校的责任 
5

案例说明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 

  • A.环境 
  • B.学校教育 
  • C.家庭教育 
  • D.遗传 
5

若该儿童是通过暴力电视节目学会攻击性行为的,这符合( )的观点。 

  • A.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 B.格式塔学习理论 
  • C.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

“狼孩”的案例说明了( )。 

  • A.心理是个体对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 B.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心理内容 
  • C.心理活动是主动的 
  • D.心理活动是被动的 
5

卡玛拉经过训练,智力水平也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为什么?( ) 

  • A.不适应人类生活 
  • B.没有接受学校教育 
  • C.错过智力发展关键期 
  • D.没有父母关爱 
5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在接手三年级的一个新班后,我发现班里有个比较“特别”的孩子,他不仅性格孤僻,而且几乎与班上所有同学都发生过摩擦。经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不高,父亲是某娱乐场所的部门经理,性格暴躁;母亲因不堪忍受父亲的个性,在孩子4岁时与孩子父亲离婚。父母离异后,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孙子,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他。通过家访,我发现这个孩子家的DVD影片几乎都是有关枪战、爆炸、打斗的,他说自己最喜欢看暴力电视节目。针对这些情况,我婉转而客观地与家长分析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形成影响较大。鉴于孩子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可及时进行干预以帮助其矫正。经过协商,他父亲与爷爷奶奶表示愿意支持、配合对孩子的教育,一是决不打骂孩子,二是尽量限制孩子观看暴力影片,三是尽可能多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在学校我们通过合理宣泄、榜样示范等方法对他进行教育疏导。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他的变化很大,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还交上了几个好朋友。 

案例中,该儿童的问题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 

  • A.父亲的性格暴躁 
  • B.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 
  • C.暴力影片的影响 
  • D.缺少关爱 
5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差异性 
  • D.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