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1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9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后冲刺卷(4),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4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简答题
  • 材料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耗羡”或“火耗”。)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摘编自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作为高薪养廉的典范新加坡的做法应当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加坡总理年薪22.8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总统年薪是10万美元,而新加坡政府内第四级公务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字员、司机、杂役人员等)的收入是产业工人的16倍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公务人员还有厚的福利待遇没有计算在上列数据内(如退休金、假期、医疗照顾、在职培训、贷款等等)……在新加坡要成为高级官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新加坡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际能力。……在新加坡,由于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据《检察日报》(200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加坡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10分)

5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
  •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 D.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