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逐渐增大,曲线变化 (
- B) 逐渐减小,曲线变化 (
- C) 逐渐减小,直线变化 (
- D) 均匀分布
- A) 0.4
- b (B) 0.4L (
- C) 0.4m (
- D) 天然土层厚度
- a,γ=18 kN/m3的地基表面有一个宽度为3m的条形均布荷载,对于整体剪切破坏的情况,按太沙基承载力公式计算的极限承载力为()。 (A) 80.7 kPa (
- B) 193.5 kPa (
- C) 242.1 kPa (
- D) 50.8 kpa
- a= 3000 kPa,桩侧阻力特征值q<SU
- B>sia</SUB>=100 kPa,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 (A) 1737 kN (B) 1634 kN (
- C) 777 kN (
- D) 1257 kN
- A) 快剪指标 (
- B) 慢剪指标 (
- C) 固结快剪指标 (
- D) 直剪指标
- A) 沉降量 (
- B) 沉降差 (
- C) 倾斜 (
- D) 局部倾斜
- A) 强结合水 (
- B) 弱结合水 (
- C) 重力水 (
- D) 毛细水
- A) μy取开裂荷载时的变形,μu取极限荷载时的变形 (
- B) μy取屈服荷载时的变形,μu取极限荷载时的变形 (
- C) μy取屈服荷载时的变形,μu取下降段0.85极限荷载时的变形 (
- D) μy取开裂荷载时的变形,μu取下降段0.85极限荷载时的变形
- A) 用回弹法,每个构件10个测区,每个测区16个回弹点、1个碳化深度点 (
- B) 用回弹法,环境温度不得低于-4℃、高于+40℃ (
- C) 用钻芯法,对受弯构件,芯柱从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中和轴部位取样 (
- D) 用钻芯法,芯柱直径取10cm,芯样数量对一般构件不少于3个
- A)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也随之增大 (
- B)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相邻测点仪器读数可能变小 (
- C)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增大 (
- D) 某一测点仪器读数不变,相邻测点仪器读数突然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