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7.22
- B.48
- C.36
- D.75.22
- A.26.64
- B.27
- C.44.40
- D.45
- A.0.36
- B.0.40
- C.1.80
- D.1.98
- A.2 490
- B.2 560
- C.4 980
- D.5 120
- A.33 750
- B.28 790
- C.34 550
- D.37 040
- A.14 400
- B.16 000
- C.16 800
- D.26 600
- A.7 860
- B.7 980
- C.8 940
- D.14 700
- A.240
- B.448
- C.560
- D.800
- A.杨某有权享受的医疗期为3个月
- B.杨某在医疗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C.在医疗期内,甲公司不得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
- D.医疗期满后,如杨某不能从事原工作,甲公司可以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
- A.甲公司应当与周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B.甲公司拒绝周某的做法正确
- C.甲公司只需要和周某签订固定期限合同即可
- D.周某单方面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主张不成立
- A.甲公司2011年8月1日--2012年6月30日应支付孙某2倍的工资
- B.甲公司在2012年8月1日视为已经与孙某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C.甲公司在2012年7月1日视为已经与孙某订立了元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D.甲公司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应支付孙某2倍的工资
- A.甲公司2012年4月应向张某支付3000元工资
- B.甲公司2012年5月和6月应分别向张某支付6000元
- C.甲公司2012年4月应向张某支付6000元工资
- D.甲公司2012年5月和6月应分别向张某支付3000元
- A.甲公司向王某收取200元的做法是不符合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的
- B.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甲公司限期退还王某200元的押金
- C.劳动行政部门处以甲公司3000元的罚款
- D.若给王某造成损害,甲公司应当同时承担赔偿责任
- 正确
- 错误
- A.提供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故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C.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赔偿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
- D.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不再区分剧本的使用方是否为其任职单位,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 A.房屋出租的,由出租人纳税
- B.房屋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
- C.房屋产权未确定的,暂不缴纳房产税
- D.产权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屋代管人或使用人纳税
- A.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C.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D.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 A.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
- B.港口的码头用地
- C.盐矿的办公用地
- D.企业厂区内的铁路用地
- A.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 B.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 C.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转让时取得的收入
- D.职工令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而获得的股息、红利
- A.所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
- B.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 C.所转让的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的接受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 D.所销售的不动产在境外
- A.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B.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 C.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D.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 A.离退休人员从社保部门领取的养老金
- B.国债利息
- C.个人取得的保险赔款
- D.个人提取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付的住房公积金
- A.支票
- B.银行承兑汇票
- C.银行本票
- D.银行汇票
- A.在试用期内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的
- B.在试用期内由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的
- C.劳动合同终止后一段时间又招用该劳动者的
-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
- A.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缴纳
- B.纳税人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的次月起缴纳
- C.纳税人以出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自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
- D.纳税人以出让方式有偿获取土地使用权,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自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
- A.挂车
- B.电车
- C.自行车
- D.农用运输车
- A.劳动合同期满
- B.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 D.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A.一般贷款业务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
- B.有价证券买卖业务以卖出价为营业额
- C.代理业务以手续费收人为营业额
- D.外汇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A.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 B.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 C.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D.对同一劳动者,试用期结束后,不管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还是劳动合同续订,用人单位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 A.未承兑的商业汇票
- B.支票
- C.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 D.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A.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 B.将财产赠送给福利养老院所书立的书据
- C.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凭证
- D.铁路承运包裹开具的托运单据
- A.拘役
- B.罚款
- C.赔偿损失
- D.没收财产
- A.稿酬所得
- B.偶然所得
- C.股息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A.5
- B.10
- C.15
- D.20
- A.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
- B.劳动者上一个月工资的50%以上100%以下
- C.应付经济补偿金额50%以上100%以下
- D.应付经济补偿金额的两倍
- A.直接向甲公司出具拒绝支付证明
- B.应通过乙银行向甲公司发出未付款通知书
- C.先按委托收款凭证及债务证明标明的金额向甲公司付款,然后向丙企业追索
- D.应通知丙企业存足相应款项,如果丙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存足款项的,再向乙银行出具拒绝支付证明
- 46
-
某电厂与某运输公司签汀了两份运输保管合同:第一份合同载明的金额合计50万元(运费和保管费并未分别记载);第二份合同中注明运费30万元,保管费10万元。该企业应缴纳印花税( )元(印花税税率为1‰)。
- A.500
- B.600
- C.750
- D.250
- A.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实行合议制度
- B.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 C.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 D.除特殊案件外,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 A.纵火
- B.签订合同
- C.地震
- D.签发支票
- A.甲交14.7万元
- B.甲交3.3万元
- C.乙交18万元
- D.乙交3.3万元
- A.36
- B.44
- C.50
- D.52
- A.1名
- B.2名
- C.3至5名
- D.6名
- A.6 160
- B.6 272
- C.8 400
- D.8 960
-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 B.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但目前未居住
-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时间满1个纳税年度
- A.收入来源地
- B.税务局指定地点
- C.纳税人户籍所在地
- D.纳税人选择一地申报纳税
- A.税务机关指定其中一力
- B.使用人
- C.租赁方
- D.租赁双方共同
- A.560
- B.700
- C.1600
- D.2000
- A.4.8
- B.2.88
- C.2.16
- D.0.72
- A.矿产品原产地的税额标准
- B.矿产品收购地的税额标准
- C.本单位应税产品的税额标准
- D.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标准
- A.工资收入2万元
- B.体育彩票中奖收入5万元
- C.房屋出租收入1万元
- D.稿酬收入2万元
- A.纳税人居住地
- B.不动产所在地
- C.纳税人经营所在地
- D.销售不动产行为发生地
- A.信用证为不可转让单据
- B.信用证结算方式只适用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
- C.信用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 D.开证银行在决定受理时,向申请人收取的保证金应不低于开证金额的20%
- A.处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 B.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 C.没收其经营所得
- D.提请公安机关查封其财产
- A.到期日起10天内向承兑人
- B.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
- C.出票之日起10天内向承兑人
- D.到期之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
- A.采用商业折扣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B.采用现金折扣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C.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回购商品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D.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商品的,按照扣除回收商品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A.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的,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
- B.纳税人自建房屋用于经营的,从建成之次月起
- C.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月起
- D.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建成之次月起
- A.某油田自产自用的天然气,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B.某煤矿对外销售自已开采的原煤,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 C.某盐场以自产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后销售的,以使用的液体盐数量为课税数量
- D.某煤矿自产自用的原煤,以实际移送使用数量为课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