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由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
- B.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
- C.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D.对纳税人处以未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A.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
- B.办理异地借款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
- C.存款人因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
- D.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
- A.纳税人可以要求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的税款
- B.纳税人不得要求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的税款
- C.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加算多缴税款部分的银行同期利息
- D.纳税人不得向税务机关要求加算多缴税款部分的银行同期利息
- A.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 B.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 C.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 D.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 A.某市证券交易所用地
- B.某建制镇所辖的行政村委会办公用地
- C.某大型钢铁企业生产车间用地
- D.某市一大型超市用地
- A.某人将其拥有产权的一幢楼抵押
- B.某人在抽奖活动中获得一套住房
- C.某人将其拥有产权的房屋出租
- D.某人购置一套住房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 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 C.携带物品进境的入境人员
- D.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
- A.关税
- B.土地增值税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啤酒企业的广告费
- B.化工厂为职工向保险公司购买人寿保险
- C.房地产企业支付的银行罚息
- D.商业企业发生的资产盘亏扣除赔偿部分后的净损失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个人所得税
- A.一般贷款业务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
- B.有价证券买卖业务以卖出价为营业额
- C.外汇转贷业务以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借款利息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D.外汇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A.换取生产资料
- B.换取消费资料
- C.投资入股
- D.抵偿债务
- A.用于职工福利和奖励
- B.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
- C.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
- D.用于馈赠、赞助
- A.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 B.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实际收到货款的当天
- C.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实际收到货款的当天
- D.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 A.将自产的货物用于投资
- B.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 C.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 D.将自建的厂房对外转让
- A.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 B.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 C.会计法律制度有具体的、明确的、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规范
- D.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 A.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B.会计账簿
- C.月度会计报告
- D.企业年度财务计划
- A.会计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 D.单位负责人
-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B.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 A.警告
- B.赔偿损失
- C.返还财产
- D.没收违法所得
- A.供销社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款项
- B.供销社为国有企业代销商品应支付的款项
- C.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国有企业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
- D.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国有企业赊销商品应收取的款项
- A.10日
- B.1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
- B.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 C.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45日内
- D.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60日内
- A.1
- B.5
- C.10
- D.20
- A.3
- B.5
- C.10
- D.20
- A.4.2
- B.2.1
- C.3.29
- D.3.01
- A.250
- B.255
- C.260
- D.265
- A.1.632
- B.0.816
- C.0.516
- D.1.652
- A.1.22
- B.1.60
- C.1.28
- D.0.896
- A.2
- B.2.1
- C.2.2
- D.2.5
- A.支付违法经营的罚款
- B.对外投资支出
- C.支付的税收滞纳金
- D.银行加收的罚息
- A.不超过销售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
- B.不超过销售收入8%.的,可据实扣除
- C.不超过销售收入8.5%.的,可据实扣除
- D.不得在税前扣除
- A.用于赞助的消费品
- B.用于职工福利的消费品
- C.用于广告的消费品
- D.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品
- A.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
- B.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基金
- C.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
- D.向购买方收取的消费税税款
- A.6229.92
- B.5510
- C.5000
- D.4000
- A.银行销售金银
- B.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
- C.房地产公司销售商品房
- D.融资租赁公司出租设备
- A.将货物交付给位于乙市的某商场代销
- B.销售乙市某商场的代销货物
- C.将货物移送B店销售
- D.为促销将本店货物无偿赠送消费者
- A.契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增值税
- A.3540
- B.5400
- C.5724
- D.6089
-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20
- B.24
- C.30
- D.48
- 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 C.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 D.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 A.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有仲裁协议
- B.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
- C.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D.仲裁均公开进行
-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A.宪法
- B.同级政府规章
- C.法律
- D.行政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