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事业单位的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 B、贷方登记事业单位取得的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C、期末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
- D、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不需要区分专项资金收入和非专项资金收入
- 正确
- 错误
- A、确认其他业务收入30万元
- B、确认营业外收入30万元
- C、结转其他业务成本15万元
- D、确认营业外支出15万元
- A、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 B、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
- C、不论采取什么格式,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这一等式不变
- D、资产负债表一般由表头、表体两部分组成
- A、售后服务网点的职工薪酬
- B、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D、销售商品时发生的现金折扣
- A、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 B、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 C、附属单位按规定缴纳的款项
- D、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
- A、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 B、销售商品的成本
- C、销售材料的成本
- D、出租非专利技术的摊销额
- A、当年的净利润是企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 B、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利润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 D、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
- A、其他支出
- B、其他应付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收入
- A、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支出
- B、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支出
- C、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 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 A、成本核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订货或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
- B、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 C、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 D、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企业
- A、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贷方余额
- C、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
- D、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贷方余额
- A、发生支出时,借记“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
- B、发生支出时,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C、期末将“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转
- D、期末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
- A、“本年利润”科目本年余额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 B、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
- C、年末时需将各损益类科目的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D、每月月末各损益类科目需将本月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A、应收账款
- B、工程物资
- C、短期借款
- D、长期借款
- A、本月减少的机器设备
- B、上月增加的机器设备
- C、本月增加的无形资产
- D、本月减少的无形资产
- A、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
- B、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
- C、因管理不善造成外购原材料损失
- D、外购的原材料改变用途用于集体福利
- A、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在扣除商业折扣金额后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 B、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债权人应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收入
- C、企业销售折让发生在确认收入之前的,可以直接扣除
- D、企业销售折让发生在确认收入之后的,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则应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收入和成本
- A、年限平均法
- B、工作量法
- C、双倍余额递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商品价款
- B、增值税进项税额
- C、销货方代垫运杂费
- D、现金折扣
- A、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 B、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初始成本
- C、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
- D、如果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下降幅度较大,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 A、2 800
- B、2 300
- C、2 600
- D、2 000
- A、100
- B、160
- C、260
- D、660
- A、研究阶段支出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B、注册登记费用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C、取得无形资产时,应相应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
- D、计提摊销时,应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 A.应缴财政专户款
- B.财政补助结余
- C.非财政补助结余
- D.财政应返还额度
- A、280
- B、300
- C、400
- D、200
- A、转作短期借款
- B、转作营业外收入
- C、转作应付账款
- D、做备查登记
- A、“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 B、“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 C、“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 D、“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 A、固定资产
- B、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
-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D、其他非流动资产
- A、100
- B、117
- C、115
- D、114.66
- A、16 000
- B、67 742
- C、84 000
- D、32 258
- A、转增资本
- B、弥补亏损
- C、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 D、转增资本公积
- A、340
- B、150
- C、140
- D、200
- A、15.66
- B、15
- C、20
- D、16.66
- A、其他应付款
- B、短期借款
- C、银行存款
- D、应付利息
- A、主营业务收入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46
-
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3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00万元。该企业年末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万元
- A、760
- B、740
- C、800
- D、700
- A、企业用银行本票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 B、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票款
- D、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A、定额比例法
-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
- A、410
- B、151
- C、160
- D、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