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甲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其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 000万元
- B.乙公司净资产人民币8 000万元,前3年已发行2年期公司债券人民币2 000万元,今年拟再发行1 200万元
- C.丙公司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 D.丁公司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A.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金融机构
- B.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
- C.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政府机构
- D.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个人
- A.个人所得税法
- B.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 C.增值税条例
- D.所得税条例
- A.公司注册资本
- B.公司登记日期
- C.公司名称
- D.股东缴纳的出资额
- A.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 B.土地开发成本、费用
- C.新建设配套设施的成本及有关费用
- D.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
- A.出口免税并退税
- B.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 C.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 D.出口不免征但退税
- A.将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 B.机械设备的安装
- C.销售代销的货物
- D.邮政部门出售集邮商品
- A.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 B.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 C.到车站检查纳税人托运的应纳税的商品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
- D.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问题和情况
- A.个人转让著作权
- B.销售个人购买并居住不足1年的普通住宅
- C.非金融机构从事期货买卖
- D.金融机构从事期货买卖
- A.代收代缴
- B.汇贴或汇缴
- C.自行贴花
- D.委托代售
- A.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增值
- B.纳税人以非现金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净增值
- C.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净损失
- D.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
- A.放弃到期债权
- B.无偿转让财产
- C.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 D.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不知道该情形
- A.公司发生重大亏损
- B.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 C.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20%
- D.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临时存款账户
- D.预算单位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 A.仲裁协议中为当事人设定的一定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撤销
- B.在当事人双方发生协议约定的争议时,任何一方均可选择诉讼或选择仲裁
- C.对仲裁组织来说,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
- D.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 A.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而合作企业中外双方是一种合伙关系
- B.合营企业必须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而合作企业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
- C.合营企业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收益,而合作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
- D.合营企业在经营期间外方不得先行回收投资,而合作企业在经营期间内外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行回收投资
- A.股东不按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B.公司成立后发现股东作为实物出资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时,应当由实际交付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按照出资比例承担责任
- C.股东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
- D.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须经全体股东2/3以上同意
- A.公司变更名称
- B.公司变更住所
- C.公司的股东发生变更
- D.公司的经理发生变更
- A.背书日期
- B.背书人签章
- C.被背书人名称
- D.背书地
- A.破产宣告前发生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数额超过担保物价款未受优先清偿部分的债权
- B.清算组解除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而产生的违约金
- C.债务人的保证人预先行使追偿权而申报的债权
- D.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
- A.付款地
- B.付款人名称
- C.出票日期
- D.出票人签章
- A.0.9
- B.0.75
- C.0.5
- D.0.3
- A.2月1日甲家具厂发出的函件
- B.2月2日乙公司发出的函件
- C.2月4日甲家具厂发出的函件
- D.2月6日乙公司发出的函件
- A.作为破产费用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
- B.作为破产债权清偿
- C.作为有财产担保债权优先清偿
- D.不予清偿
- A.过半数通过
- B.一致通过
- C.39816
- D.39847
- A.0.05
- B.0.1
- C.0.13
- D.0.17
- A.12
- B.12.5
- C.14.04
- D.14.54
- A.46
- B.59.4
- C.66
- D.72.6
- A.2003年
- B.2004年
- C.2005年
- D.2006年
- A.从高适用税率计算纳税
- B.从低适用税率计算纳税
- C.按平均税率计算纳税
- D.按各自不同税率分别计算纳税
- A.25
- B.25.8
- C.26
- D.29.88
- A.服务业
- B.金融保险业
- C.交通运输业
- D.房地产业
- A.不纳税
- B.于销售时纳税
- C.于购买时纳税
- D.报关进口时纳税
- A.565.38
- B.588
- C.832.08
- D.882
- A.土地所有权
- B.抵押人所有的机器
- C.学校的教育设施
- D.依法被扣押查封的财产
- A.前手破产
- B.承兑人破产
- C.前手以外的背书人破产
- D.保证人破产
- A.要约撤回
- B.要约撤销
- C.要约生效
- D.要约失效
- A.1年内
- B.1年半内
- C.2年内
- D.3年内
- A.公司做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
- B.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之日起10日内
- C.合并各方主管部门批准之日起10日内
- D.公司办理工商登记后10日内
- A.须经董事会同意方可
- B.须经股东会同意方可
- C.监事会允许方可
- D.应绝对禁止
- A.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 B.对发行公司债券做出决议
- C.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
- D.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
- A.该合同有效,但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B.该合同无效,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C.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 D.该合同为可变更合同,经甲变更后有效
- A.合伙人之间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 B.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 C.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D.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 A.做出之日起
- B.送达当事人15日之后
- C.当事人签收后
- D.送达当事人10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