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行为
- B.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 C.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 D.税务机关作出的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行为
- A.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 B.购置固定资产
-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
- D.各种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 A.经济管理行为
- B.自然灾害
- C.智力成果
- D.战争
- A.通过税法指定机构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支出
- B.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的企业对外投资的支出
- C.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税法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
- D.通过税法指定机构向公益性图书馆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其年应纳税所得额10%的部分
- 19
-
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其方法为( )。
- A.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相同交易的价格调整
- B.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调整
- C.按照企业上年度的计算方法调整
- D.按照再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调整
- A.破产企业的所有债权人均享有表决权
- B.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在担保物价款不足以清偿其担保债权时,就其未受清偿的债权额在债权人会议上享有表决权
- C.债务人的保证人在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后,可以作为债权人享有表决权
- D.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享有表决权
- 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B.转移财产、抽逃资产以逃避债务
- C.丧失商业信誉
- D.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A.受要约人已经通过非正式途径知道了要约的内容
- B.要约人口头告知了受要约人要约的内容
- C.要约送达到了受要约人的住所
- D.要约人将要约交给了受要约人的代理人
- A.公司只能使用一个名称
- B.注册资本以人民币表示
- C.注册资本可以使用外币表示
- D.我国公司登记机关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董事长既可由中方担任,也可由外方担任
- B.董事长由一方担任的,副董事长必须由他方担任
- C.董事长由一方担任的,总经理必须由他方担任
- D.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出资最多的一方担任
- A.对破产申请有权裁定宣告破产,也有权裁定驳回破产申请
- B.清算组提出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一致通过的,须经人民法院裁定才能生效,债权人会议没有通过的,人民法院也有权裁定其生效
- C.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的破产和解协议,须经人民法院裁定才能生效
- D.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终结破产程序须经人民法院裁定
-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B.票据兑付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 A.经营范围
- B.经营方式
- C.营业期限
- D.从业人数
- A.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 B.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 A.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 B.税务局长与税务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C.企业厂长与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200
- B.40
- C.60
- D.160
- A.0.1
- B.0.15
- C.0.2
- D.0.25
- A.180
- B.240
- C.300
- D.360
- A.收入额
- B.所得额
- C.增值额
- D.利润额
- A.1个月内
- B.2个月内
- C.3个月内
- D.6个月内
- A.证人
- B.保人
- C.立合同人
- D.鉴定人
- A.洗煤
- B.选煤
- C.原煤
- D.蜂窝煤
- A.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50%
- B.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35%
- C.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25%
- D.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15%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A.违反法律规定,为无效合同
- B.合作合同显失公平,应变更为在合作期限内按双方出资比例分配收益
- C.合作合同合法有效,合作企业可以登记为具有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
- D.合作合同合法有效,合作企业必须登记为具有合伙性质的企业
- A.5
- B.10
- C.15
- D.20
- A.2
- B.1.6
- C.1.5
- D.1.2
- A.买卖合同成立时
- B.买卖合同生效时
- C.标的物交付时
- D.买方付清标的物价款时
- A.加工承揽合同
- B.购销合同
- C.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 D.财产租赁合同
- A.征税人
- B.课税对象
- C.纳税人
- D.纳税义务
- A.和解协议无强制执行的效力
- B.和解协议对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连带债务人无效
- C.债务人只能按照和解协议清偿债务,不得给个别债权人以任何特殊利益
- D.和解协议产生后,债权人无权单独要求清偿
- A.销售不动产
- B.向个人消费者销售应税货物
- C.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 D.收到代销单位送交的代销货物清单
- A.支付违法经营的罚款
- B.对外投资支出
- C.支付的税收滞纳金
- D.支付银行加收的罚息
- A.10
- B.12
- C.13
- 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