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未行使
- B.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未行使
- C.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未行使
- D.持票人对本票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未行使
- A.公司董事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
- B.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20%
- C.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 D.公司董事发生变动
- A.背书人在背书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被背书人再行背书无效
- B.背书附条件的,背书无效
- C.部分转让票据权利的背书无效
- D.分别转让票据权利的背书无效
- A.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
- B.汇票上未记载出票日期
- C.汇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
- D.汇票金额的中文大写和数码记载不一致
- A.公司的股本总额由人民币1.2亿元减至人民币1亿元
- B.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 C.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
- D.公司未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
- A.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
- B.管理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 C.占债权总额三分之一以上的债权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 D.占债权总额三分之二以上的债权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 A.附条件、附期限的债权
- B.诉讼仲裁未决的债权
- C.未到期的债权
- D.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
- A.合营各方的出资证明书
- B.合营企业的半年度会计报表
- C.合营企业融资的项目评估报告
- D.合营企业清算的会计报表
- A.甲公司于2000年5月30日向乙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 B.甲公司于2000年5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60万美元,2001年2月28日支付60万美元
- C.甲公司于2001年2月28日向乙公司一次支付120万美元
- D.甲公司于2000年8月30日向乙公司支付80万美元,2001年8月30日支付40万美元
- A.注册资本150万美元,投资总额200万美元
- B.注册资本300万美元,投资总额620万美元
- C.注册资本700万美元,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
- D.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投资总额3900万美元
- A.技术水平落后的
- B.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保护、开发土地资源的
- C.运用我国特有工艺或者技术生产产品的
- D.不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
- A.无须经乙、丙同意,甲可以出质
- B.经乙、丙同意,甲可以出质
- C.未经乙、丙同意,甲私自出质的,其行为无效
- D.未经乙、丙同意;甲私自出质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甲承担赔偿责任
- A.丁可以分别向甲、乙、丙要求偿还5万元、3万元、2万元
- B.丁只能要求丙偿还1万元,其余部分向甲、乙追偿。
- C.丁可以只向甲或只向乙要求偿还全部10万元,但不能要求丙单独偿还10万元
- D.丁可以向甲、乙、丙中任何一人要求偿还10万元
- A.国有独资公司
- B.国有企业
- C.上市公司
- D.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 A.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
- B.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
- C.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
- D.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 A.会议由甲召集和主持
- B.会议决定不设董事会,由甲担任执行董事,甲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C.会议决定设1名监事,由乙担任,任期3年
- D.会议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 A.关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
- B.关于股东出资可否分期缴付的规定
- C.关于年终财务报告是否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规定
- D.关于股东是否承担有限责任的规定
- A.选举和更换全部董事
- B.选举和更换全部监事
- C.解聘公司经理
- D.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
-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 B.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C.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D.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A.3个
- B.5个
- C.7个
- D.10个
- A.不服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法规、规章
-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C.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
- 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A.0.05
- B.0.1
- C.0.2
- D.0.25
- A.100万元
- B.500万元
- C.1000万元
- D.2000万元
- A.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3个月内
- B.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
- C.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
- D.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2年内
- A.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间计算
- B.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间计算,实际借款期间小于1年的,按1年计算
- C.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
- D.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但是借款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A.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 B.按照履行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 C.按照纠纷发生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 D.按照订立合同时订立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 A.法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法人的盖章
- B.个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个人的签名加盖章
- C.支票的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为其预留银行的签章
- D.商业汇票的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法人或者该单位的财务专用章
- A.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出票后三个月内付款
- B.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
- C.汇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记
- D.汇票上未记载出票日期的,该汇票无效
- A.汇票债务人与出票人之间存在合同纠纷
- B.汇票债务人与持票人的前手存在抵销关系
- C.背书不连续
- D.出票人存入汇票债务人的资金不够
- A.票据法上的本票包括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
- B.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
- C.本票无须承兑
- D.本票是由出票人本人对持票人付款的票据
- A.人民币5000万元
- B.人民币1亿元
- C.人民币5亿元
- D.人民币10亿元
- A.0.5
- B.0.6
- C.0.7
- D.0.8
- A.上市公司股东大会
- B.上市公司董事会
- C.上市公司监事会
- D.中国证监会
- A.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B.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C.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D.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A.500
- B.480
- C.450
- D.400
- A.30日、30日
- B.30日、2个月
- C.2个月、30日
- D.2个月、2个月
- A.外国投资者应当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一次缴清出资
- B.该企业的设立不需要经过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审批
- C.该企业不能享受合营企业的优惠待遇
- D.该企业不能取得法人资格
- A.赵某、孙某和李某不能决议将钱某除名,但可以终止对钱某单独执行合伙事务的委托
- B.如果钱某对除名决议没有异议,该除名决议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 C.如果钱某对除名决议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D.如果钱某对除名决议有异议,可以在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裁决
- A.按各合伙人的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和分担
- B.按各合伙人贡献大小分配和分担
- C.在全体合伙人之间平均分配和分担
- D.由各合伙人协商决定如何分配和分担
- A.监事会成员必须全部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 B.监事会中必须有职工代表
- C.监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由出席会议的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 D.监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 A.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发生变动的,应当到原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 B.公司变更名称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之日起45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 C.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应当自减少注册资本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90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 D.公司分立的,应当自公告之日起45日后申请变更登记
- A.1月1日至4月30日
- B.2月1日至4月30日
- C.3月1日至4月30日
- D.3月1日至6月30日
-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
- 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
- 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 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A.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5日
- B.自2001年5月5日至2002年5月25日
- C.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5日
- D.自2001年5月5日至200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