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A市为交货地
- B.B市为交货地
- C.A市为付款地
- D.B市为付款地
- A.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C.显失公平的合同
-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 A.正确
- B.错误
- A.持票人恶意取得的票据
- B.应付而未付对价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据
- C.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贴现的票据
- D.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质押的票据
- A.背书不连续
- B.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交付的货物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 C.票据金额的中文大写与数码记载的内容不一致
- D.票据上没有记载付款地
- A.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B.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C.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D.发行人控股的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 A.将汇票金额全部转让给甲某
- B.将汇票金额的一半转让给甲某
- C.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甲某和乙某
- D.将汇票金额转让给甲某但要求甲某不得对背书人行使追索权
- A.基金合同期限在5年以上
- B.基金募集金额不低于2亿元
- C.基金募集金额不低于4亿元
- D.基金持有人不少于1000人
- A.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
- B.上市公司收购方案
- C.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一次超过该资产的40%
- D.公司经理发生变动
- A.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 B.公司最近2年连续亏损
- C.公司债券所募集资金不按照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使用
- D.上市公司当年亏损导致净资产降至人民币4000万元
- A.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 B.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
- C.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
- D.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
- A.甲企业于2007年3月1日对应于2007年10月1日到期的债务提前予以清偿
- B.甲企业于2007年2月1日向乙企业无偿转让10万元的机器设备
- C.甲企业于2006年9月1日与其债务人丙企业签订协议,放弃其15万元债权
- D.甲企业于2007年2月10日将价值25万元的车辆作价8万元转让给丁企业
- A.合营企业的董事长既可以由中方担任,也可以由外方担任
- B.合营企业的董事长必须由出资最多的一方担任
- C.合营企业的董事长由合营企业各方协商确定或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 D.合营企业的董事长由一方担任的,副董事长必须由他方担任
- A.增加注册资本
- B.减少注册资本
- C.聘请企业总经理
- D.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出资
- A.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个人独资企业承担
- B.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时需缴足法定最低注册资本
- C.个人独资企业对被聘用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D.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A.2004年6月30日一次支付100万美元
- B.2004年6月30日支付50万美元,2005年3月30日支付50万美元
- C.2004年9月30日支付80万美元,2005年6月30日支付20万美元
- D.2005年3月30日一次支付100万美元
- A.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 B.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 C.合伙人故意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 D.合伙人被依法宣告死亡
- A.修改公司章程
- B.减少注册资本
- C.更换公司董事
- D.变更公司形式
- A.个人独资企业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也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B.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个人独资企业承担
- C.个人独资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应当首先以投资人的个人财产清偿,个人财产仍不足时,以投资人的家庭共有财产清偿
- D.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A.由乙或丙购买甲拟转让给丁的出资
- B.由乙和丙共同购买甲拟转让给丁的出资
- C.如果乙和丙均不愿意购买;甲无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 D.如果乙和丙均不愿意购买,甲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 A.甲公司不承担责任
- B.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
- C.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
- D.甲公司应当承担合同责任
- A.0.05
- B.0.1
- C.0.2
- D.0.25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不超过1个月
- B.不超过2个月
- C.不少于1个月
- D.不少于2个月
- A.贷款合同签订之日
- 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 C.权利凭证交付之日
- D.向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 A.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1个月未行使
- B.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3个月未行使
- C.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3个月未行使
- D.持票人对本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3年未行使
- 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3个月
- B.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 C.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1年
- 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 A.出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质押”字样而未在汇票上签章的
- B.出质人在汇票粘单上记载了“质押”。字样并在汇票粘单上签章的
- C.出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质押”字样并在汇票上签章,但是未记载背书日期的
- D.出质人在汇票上记载了“为担保”字样并在汇票上签章的
- A.1个月
- B.2个月
- C.6个月
- D.12个月
- A.持票人丧失全部票据权利
- B.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C.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背书人仍然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 D.持票人在作出说明后,可以行使全部票据权利
- A.出票人不负任何票据责任
- B.出票人仍须对善意持票人负偿还票款的责任
- C.出票人与背书人对善意持票人负偿还票款的连带责任
- D.出票人与背书人、持票人共同负责
- A.该汇票无效
- B.该背书转让无效
- C.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 D.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3200
- B.2000
- C.1200
- D.1000
- A.36441
- B.36540
- C.36605
- D.36804
- 50
-
国内企业甲与外国投资者乙共同投资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丙,其中甲出资60%,乙出资40% ;投资总额为400万美元。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甲乙出资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至少应出资240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160万美元
- B.甲至少应出资126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84万美元
- C.甲至少应出资120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80万美元
- D.甲至少应出资168万美元,乙至少应出资112万美元
- A.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
- B.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 C.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一致通过
- D.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出席会议的合伙人过半数通过
- A.该合同为有效合同,但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B.该合同为无效合同,但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C.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甲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 D.该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经甲追认后有效
- A.按4:4:2的比例分配损益
- B.在合伙人之间平均分配损益
- C.按3:3:4的比例分配损益
- D.利润按3:3:4的比例分配,亏损由丙承担
- A.解聘或者聘任公司经理
- B.对合并、分立、解散作出决议
- C.对增减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 D.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 A.公司董事
- B.公司股东
- C.公司财务负责人
- D.公司副经理
- A.甲住所地人民法院
- B.乙住所地人民法院
- C.X地人民法院
- D.Y地人民法院
- A.3.2万元
- B.4.4万元
- C.5.6万元
- D.10万元
- A.A区人民政府
- B.甲市国家税务局
- C.A区国家税务局
- D.甲市人民政府
- A.甲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 B.甲乙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 C.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 D.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