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新设立的事业单位
- B.事业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 C.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
- D.整体改制的事业单位被清算、注销的
- A.合并、分立、清算
- B.确定诉讼资产价值
- C.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 D.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 A.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
- B.抵押权已登记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 C.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 D.抵押权未登记的,平均受偿
- A.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B.抵押权人实现最高额抵押权时,如果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高于最高限额的,以最高限额为限,超过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
- C.当事人对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最高限额进行变更,不得以其变更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人
- D.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 A.银行可以公民甲的住房折价或变卖受偿
- B.因为公民甲的住房已经抵押,银行的抵押权无效
- C.公民乙的抵押权不设立
- D.公民乙的抵押权在先、银行的抵押权在后,故公民乙应先于银行受偿
- A.不履行约定义务,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当事人所持有的票据
- B.持票人恶意取得的票据
- C.应付对价而未付对价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据
- D.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贴现、质押的票据
- A.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 B.主要股东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 C.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从业人员具有证券从业资格
- D.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 A.公司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 B.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购置财产的决定
- C.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持有股份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 D.1/3以上的监事发生变动
- A.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 B.管理人聘任工作人员的费用
- C.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
- D.破产财产的拍卖费用
- A.债权申报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0日
- B.债权申报期限最长不得长于3个月
- C.对于案件较为复杂的,申报期限可以延长6个月
- D.在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不得参加破产财产的分配
- A.合营章程的修改
- B.合营企业的解散
- C.注册资本的增加
- D.资产抵押事项
- A.董事长既可由中方担任,也可由外方担任
- B.董事长由一方担任的,副董事长必须由他方担任
- C.董事长由一方担任的,总经理必须由他方担任
- D.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出资最多的一方担任
- A.有限合伙人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可以以劳务出资
- B.有限合伙人可以对外代表合伙企业而执行合伙事务
- C.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D.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 A.货币
- B.著作权
- C.工业产权
- D.劳务
- A.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查阅有限合伙企业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
- B.参与选择承办有限合伙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 C.依法为本企业提供担保
- D.代表合伙企业对外签订贷款合同
- A.董事人数减少了1人
- B.未弥补的亏损为2200万元
- C.持有公司股份15%的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D.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A.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 B.修改公司章程
- C.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 D.公司合并、分立
-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 B.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C.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D.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
- 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D.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
- A.15日 20日
- B.10日 10日
- C.15日 15日
- D.30日 10日
- A.2006年5月10日-2008年5月10日
- B.2006年4月1日-2008年4月1日
- C.2006年5月10日-2007年5月10日
- D.2006年4月1日-2007年4月1日
- A.经全体股东同意,股东可以用劳务出资
- B.不按规定缴纳所认缴出资的股东,应对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C.股东在认缴出资并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不得抽回出资
- D.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须经全体股东2/3以上同意
- A.2008年2月1日
- B.2008年5月20日
- C.2008年9月1日
- D.2008年3月1日
- A.10日
- B.20日
- C.30日
- D.60日
- A.签订借款合同之日
- B.签订抵押合同之日
- C.取得借款之日
- D.办理抵押登记之日
- A.3个
- B.5个
- C.7个
- D.10个
- A.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 B.丙向甲承担违约责任
- C.丙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 D.甲和丙共同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 A.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 B.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 C.行使不安抗辩权
- D.行使撤销权
- A.该票据无效
- B.乙公司的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 C.因甲公司的签章有效,尽管乙公司的签章不符合规定,但其背书仍然有效
- D.乙公司的签章无效,但不影响甲公司签章的效力
- A.2008年4月11日
- B.2008年10月1日
- C.2008年7月1日
- D.2008年6月1日
- A.汇票金额中文大写与数码记载不一致的,以中文大写金额为准
- B.汇票保证中,被保证人的名称属于绝对应记载事项
- C.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须提示承兑
- D.汇票承兑后,承兑人如果未受有出票人的资金,则可对抗持票人
- A.公司经理发生变动
- B.公司40%的监事发生变动
- C.公司财务负责人发生变动
- D.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董事会决议
- A.财政部
- B.国税总局
- C.商务部
-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 A.30万
- B.55万
- C.78万
- D.150万
- A.2007年10月8日
- B.2008年1月15
- C.2008年3月20日
- D.2008年10月5日
- A.转让财产份额后通知其他合伙人
- B.转让财产份额后通知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人
- C.转让前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D.转让前须经半数以上的合伙人同意
- A.2008年12月12日
- B.2008年12月31日
- C.2008年12月27日
- D.2009年1月1日
- A.公民张某与自己年仅13周岁的儿子成立一个普通合伙企业
- B.合伙人必须一次全部缴付出资,不可以约定分期出资
- C.公民甲乙丙丁出资设立一个普通合伙企业,甲可以以劳务出资
- D.若合伙企业名称中没有标明“普通”或是“有限”字样,就视为是普通合伙企业
- A.在债权人会议中必须设置债权人委员会
- B.债权人委员会的成员人数最多不得超过7人
- C.债权人委员会中的债权人代表由人民法院指定
- D.债权人委员会中应当有1名债务人企业的职工代表或者工会代表
- A.A企业向丙购买商品的行为有效,应履行付款义务
- B.乙仅对20万元以下的交易有决定权,所以A企业向丙购买商品的行为无效
- C.甲向丙出示给乙的授权委托书后,可不履行付款义务
- D.甲向丙出示给乙的授权委托书后,付款20万元,其余款项丙只能要求乙支付
- A.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列席债权人会议 .
- B.债权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
- C.债权人会议应当有债务人的职工和工会的代表参加
- D.债权人会议一律由人民法院召集
- A.有9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850万元
- B.有8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950万元
- C.有7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1050万元
- D.有6位债权人同意,其代表的债权额为1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