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全年销货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2‰。
- B.全年销货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 C.全年业务收入总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10‰
- D.全年业务收入总额超过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业务收入总额的10‰
- A.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 B.1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
- C.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
- D.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 A.华昌公司应纳营业税60万元
- B.华昌公司应纳营业税30万元
- C.华昌公司应扣缴环海公司营业税30万元
- D.华昌公司应扣缴环海公司营业税60万元
- A.报审批机关批准
- B.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 C.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 D.必须经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一致同意
- A.部分转让股票权利的背书无效
- B.分别转让票据权利的背书无效
- C.背书人在背书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被背书人再行背书无效
- D.背书附条件的,背书无效
-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A.汇票被拒绝承兑
- B.支票被拒绝付款
- C.汇票付款人死亡
- D.本票付款人被宣告破产
- A.关于股东出资可否分期缴付的规定
- B.关于年终财务报告是否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规定
- C.关于股东是否承担有限责任的规定
- D.关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
- A.因自然灾害毁损的库存商品
- B.企业被盗窃的产成品所耗用的原材料
- C.在建工程耗用的原材料
- D.生产免税产品接受的劳务
- A.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获得批准
- B.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已通过但未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获得批准
- C.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但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通过批准
- D.破产企业的重整计划草案已获得通过并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通过批准
- A.必须经合营他方同意
- B.转让全部出资应经他方同意,转让部分出资可以不经他方同意
- C.应当经审批机构批准
- D.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
- A.因销售货物向购买者收取的返还利润
- B.受托加工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C.向购买者收取的销项税额
- D.因销售货物向购买者收取的违约金
- A.资本利息
- B.向与本企业无关联的高校科研机构捐赠的研究费
- C.上交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
- D.诉讼费
- A.该企业于2007年3月1日对应于同年10月1日到期的债务提前予以清偿
- B.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于2007年4月1日从该企业无偿调出价值10万元的机器设备
- C.该企业于2007年5月8日与其债务人签订协议,放弃其15万元债权
- D.该企业于2007年7月10日将价值25万元的车辆作价8万元转让他人
- A.债权性质及数额
- B.有无债权财产担保的证据
- C.债权发生事实以及有关证据
- D.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关证据
- A.银行账号证明
- B.有关合同、章程和协议书
- C.营业执照
- D.法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
- A.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者净损失
- B.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
- C.纳税人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增值
- D.纳税人以非现金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净增值
- A.A企业向丙购买商品的行为有效,应履行付款义务
- B.乙仅对20万元以下的交易有决定权,A企业向丙购买商品的行为无效
- C.甲向丙出示乙的授权委托书后,可不履行付款义务
- D.甲只付款20万元,其余款项丙只能要求乙支付
- A.基金合同期限在5年以上
- B.基金募集金额不低于2亿元
- C.基金的募集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
- D.基金持有人不少于1000人
- A.确定诉讼资产价值
- B.整体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 C.经批准事业单位整体或者部分资产无偿划转
- D.事业单位与非事业单位合并
- A.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
- B.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 C.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 D.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 A.以部分资产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
- B.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 C.以非货币性资产偿还债务
- D.收购国有单位的资产
- A.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
- B.签订运输合同时承运人所在地的市场价格
- C.签订运输合同时发货人所在地的市场价格
- D.签订运输合同时签订地的市场价格
- 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3个月
- B.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6个月
- C.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1年
- 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2年
- A.该票据无效
- B.视为拒绝承兑
- C.视为承担
- D.承兑人对所附条件承担付款责任
- A.本票的基本当事人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 B.未记载付款地的本票亦有效
- C.我国《票据法》上的本票仅仅是指银行本票
- D.本票无须承兑
- A.上半年结束之日起30日内
- B.上半年结束之日起45日内
- C.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
- D.上半年结束之日起3个月内
- 42
-
乙公司属于上市公司,经批准增发新股,甲会计师事务所受聘为乙公司增发新股的行为出具审计报告。此次增发新股的承销期自2007年8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则甲会计师事务所在 ( )期间不得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 A.2007年8月1日~2007年10月31日
- B.2007年10月1日~2008年4月1日
- C.2007年8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 D.2007年8月1日~2008年3月31日
- A.过半数
- B.1/2
- C.1/4
- D.1/10
- A.该标的物可以直接由管理人进行处置,拍卖的价款归还给B公司
- B.B公司不得取回该标的物
- C.可以由管理人支付全部价款,请求出卖人交付标的物
- D.可以直接作为A公司的财产,B公司按照规定申报债权
- A.终止
- B.中止
- C.继续由受案人民法院审理
- D.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该诉讼或者仲裁继续进行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C.外资企业
- D.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 A.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每次会议至少有过半数的股东参加方为有效
- B.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每届任期4年
- C.合营各方应平均分配利润
- D.合营一方转让其出资的,须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
- A.300万美元
- B.115万美元
- C.125万美元
- D.500万美元
- 49
-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张某聘用李某管理事务,同时对李某的职权予以限制,凡李某对外签订超过 1万元的合同,须经张某同意。某日李某未经张某同意,与善意第三人马某签订了一份2万元的买卖合同。该合同( )。
- A.有效,如果给张某造成损失,由李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B.无效,如果给张某造成损害,由李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C.为可撤销合同,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 D.无效,经张某追认后有效
- A.D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 B.D以其实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 C.D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 D.D不承担责任
- A.经全体股东同意,股东可以用劳务出资
- B.不按规定缴纳所认缴出资的股东,应对已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 C.在公司登记成立后,不得抽回出资
- D.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须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 A.投资人可以以家庭其他成员的财产作为个人出资
- B.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可以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
- C.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D.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以劳务作为出资
-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7年7月1日开始计算
- C.如果超过了2027年8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 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 A.3~9
- B.3~13
- C.5~15
- D.5~19
- A.C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待有财产时再行补足
- B.C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A、B补足
- C.C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A、B、 D补足
- D.C无须补交差额,其他股东也不负补交差额的责任
- A.个体工商户甲某与工商局吊销其营业执照的纠纷
- B.甲、乙一对夫妇间的收养子女合同纠纷
-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 D.甲企业与银行间的借款合同纠纷
-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民事行为
- B.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
-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D.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 A.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 B.工商局局长与其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
- 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