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停止发放借款
- B.提前收回借款
- C.解除合同
- D.给予行政处罚
- A.由国家事业单位提供担保,完全用借人资金创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其收益积累的净资产
- B.全民所有制企业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
- C.全民所有制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
- D.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会用企业按国家规定拨付的工会活动经费结余购建的资产
- A.借贷资金关系产生的偿付请求权
- B.劳动报酬请求权
- C.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
- D.因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
- A.到期日是本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
- B.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
- C.本票无须承兑
- D.本票是由出票人本人对持票人付款的票据
- A.票据权利由甲转到
- B.乙拥有票据权利的证明
- C.甲对乙承担票据权利的担保
- D.出票人票据义务的消灭
- A.甲和乙机构投资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联合买卖股票,造成证券市场价格变动
- B.证券公司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进行交易
- C.甲与他人串通,利用资金优势,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影响交易量
- D.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自买自卖的行为,影响证券交易价格
- A.占债权总额1/4以上的债权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 B.债权人委员会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 C.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
- D.管理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 A.无偿转让财产的
- B.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 C.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 D.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 A.出席会议的同一组债权人半数以上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过半数
- B.出席会议的同一组债权人半数以上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C.出席会议的同一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过半数
- D.出席会议的同一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A.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 B.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
- C.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 D.一年内并购国内企业累计超过3个
- A.合营企业外方投资比例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而合作企业外方投资比例没有限制
- B.合营企业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收益,而合作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
- C.合营企业必须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而合作企业可以具备法人资格,也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
- D.合营企业在经营期间内外方不得先行收回投资,而合作企业在经营期间内外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行收回投资
- A.乙可以要求退还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
- B.乙只能要求退还甲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
- C.乙因继承而当然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 D.经其他合伙人同意,乙因继承而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 A.中外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但最高权力机构为董事会
-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各方投资人应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分担亏损
- 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年度报告、清算会计报告应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证明方为有效
- D.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在35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200万美元
- A.A与甲进行交易
- B.A从事与甲相竞争的义务
- C.A要求执行甲的事务
- D.A以劳务出资
- A.债权人可以要求其他合伙人清偿
- B.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
- C.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 D.无需再清偿
- A.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人一般由全体合伙人担任
- B.清算人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合伙企业解散事项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 C.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的,合伙企业应当解散
- D.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 A.董事人数减少了1人
- B.未弥补的亏损为2200万元
- C.持有公司股份15%的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D.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A.6名董事出席会议,一致同意
- B.7名董事出席会议,5名同意
- C.6名董事出席会议,5名同意
- D.11名董事出席会议,7名同意
- A.公务员对行政机关裁员不服的
- B.张某对税务机关就个人房屋出租租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不服的
- C.甲商场向李某出售不合格商品发生纠纷,李某对工商部门调解结果不服的
- D.个体户王某对工商管理部门吊销其个体营业执照不服的
- A.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 B.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 C.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 A.10%以上30%以下
- B.10%以上20%以下
- C.5%以上30%以下
- D.5%以上20%以下
- A.10个工作日
- B.20个工作日
- C.30个工作日
- D.60个工作日
- A.38678
- B.38827
- C.38733
- D.38785
- A.技术进出口合同发生争议时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
- B.合同保全措施中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为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1年
-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发生争议提起诉讼的期限为4年
- D.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期限为5年
- A.汇票被拒绝承兑
- B.付款人因违法被责令停业
- C.付款人逃匿
- D.付款人拒绝付款
- A.39264
- B.39182
- C.39203
- D.39234
- A.出票日起6个月
- B.票据到期日起3个月
- C.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 D.提示付款之日起3个月
- A.自出具报告之日起至报告公开后5日
- B.自接受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6个月
- C.在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
- D.在该股票承销后5天内
- A.被收购公司不得向收购人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
- B.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6个月内不得转让
- C.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变更其收购要约
- D.收购期限届满,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 A.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时起计算
- B.债权申报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0日
- C.案件较为简单,债权人较少的,可以确定较短的申报期限,但不得短于30日
- D.债权申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 A.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为150人
- B.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 C.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 D.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为100人
- A.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B.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C.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上
- D.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 A.因管理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
- B.因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
- C.债务人因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 D.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
- A.财政部门
- B.当地税务机关
- C.合营各方
- D.工商部门
- A.甲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后会导致该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不足2人,因此甲不能转换
- B.经过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甲可以转换为有限合伙人
- C.甲转变后,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 D.由于合伙协议未约定转换的方式,因此可直接转换
- A.43.2万美元
- B.45万美元
- C.75万美元
- D.108万美元
- A.甲不承担责任
- B.甲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 C.甲以其实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 D.甲承担无限责任
- A.转让财产份额后通知其他合伙人
- B.转让财产份额后通知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人
- C.转让前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D.转让前须经半数以上的合伙人同意
- A.股东会指定的负责人
- B.执行董事
- C.总经理
- D.执行监事
- A.甲的出质行为无效
- B.甲的出质行为有效
- C.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甲承担赔偿责任
- D.甲的出质行为需要经过乙和丙的一致同意
- A.公司合并决议
- B.公司分立决议
- C.修改公司章程决议
- D.批准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决议
- A.2005年5月5日~2006年5月20日
- B.2005年5月5日~2006年5月25日
- C.2005年5月5日~2007年5月10日
- D.2005年5月5日~2007年5月15日
- A.3200万元
- B.2200万元
- C.1700万元
- D.1200万元
- 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
- B.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
- C.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 D.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 A.乙方修理的该设备
- B.甲乙双方
- C.乙方承接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
-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