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财税法
- B.民商法
- C.金融法
- D.计划法
- A.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借款合同
- B.丙公司为向丁公司租赁房屋9个月而订立的租赁合同
- C.技术开发合同
- D.建设工程合同
- A.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化妆品为原料生产的化妆品
- B.从工业企业购进已税酒精为原料生产的勾兑白酒
- C.从工业企业购进已税溶剂油为原料生产的溶剂油
- D.从工业企业购进已税高尔夫球杆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 A.买卖合同
- B.借款合同
- C.承揽合同
- D.委托合同
- A.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
- B.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C.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债权人可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 D.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合伙人的财产份额时,应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 A.合伙企业仅剩一名合伙人,且此状态已经持续超过了30日
- B.合伙企业自行停业7个月,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 C.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该合伙企业
- D.合伙企业严重亏损
- A.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
- B.转让生物资产收入
- C.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
- D.企业依法取得的代政府收取的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 A.行为手段要素
- B.行为目的要素
- C.认知能力要索
- D.行为结果要素
- A.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 B.某软件公司,按期或按次提供维护、技术服务等收取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 C.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车间生产的水泥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料,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建筑工程的,在移送使用时,征收增值税
- D.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不征收增值税
- A.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协议约定乙企业向任何第三人转售甲企业产品的价格
- B.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协议约定甲企业和乙企业对外出售同类产品的固定价格
- C.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协议约定各自同类产品的年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
- D.甲企业与乙企业达成协议约定乙企业向任何第三人转售甲企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B.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 C.个人曾负数额较大的债务,但已偿还
- D.国家公务员
- A.权利与义务配置上存在着“不均衡性”
- B.权利规范和义务规范在主体分布上的“倾斜性”
- C.权利义务具有“对等性”
- D.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 A.特定的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
- B.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 C.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36个月内不得转让
- D.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外,本次发行的股份白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
- A.以低于其他投资者的价格向公司原股东发行股票
- B.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 C.向公司发起人发行无记名股票
- D.向某法人股东发行记名股票,并将该法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记载于股东名册
- A.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 B.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 C.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 D.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 A.用于抵债的自产应税消费品
- B.用于对外投资入股的自产应税消费品
- C.用于换取生产资料的自产应税消费品
- D.用于换取消费资料的外购应税消费品
- A.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 C.显失公平的合同
- D.存在重大误解的合同
- A.国家发改委
- B.财政部
- C.中国人民银行
- D.国家工商总局
- A.由乙或丙购买甲拟转让给丁的出资
- B.由乙和丙共同购买甲拟转让给丁的出资
- C.如果乙和丙均不愿意购买,甲无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 D.如果乙和丙均不愿意购买,甲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 A.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提议召开
- B.1/3以上董事提议召开
- C.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监事提议召开
- D.监事会提议召开
- A.3200
- B.2000
- C.1200
- D.1000
- A.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 B.对内对外均承担连带责任
- C.对内对外均承担按份责任
- D.对内承担连带责任,对外承担按份责任
- A.2400万元
- B.1900万元
- C.1400万元
- D.900万元
- A.28.5
- B.40.8
- C.18.69
- D.18.7
- A.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
- B.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 C.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 D.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格式条款
- A.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 B.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
- C.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 D.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不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
- A.不再承担责任
- B.当其个人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家庭其他成员财产承担责任
- C.仍应承担责任,但债权人在1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 D.仍应承担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 A.C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待有财产时再行补足
- B.C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A、B补足
- C.C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A、B、D补足
- D.C无须补交差额,其他股东也不负补交差额的责任
- A.食用蔬菜
- B.金属矿采选产品
- C.二甲醚
- D.鱼虾等水产品
-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C.外资企业
- D.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
- A.300万美元
- B.115万美元
- C.125万美元
- D.500万美元
- A.由A外国投资者享有和承担
- B.由B境内企业享有和承担
- C.由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享有和承担
- D.由A外国投资者按51%的比例享有和承担,B境内企业按49%的比例享有和承担
- A.宏观调控法
- B.市场规制法
- C.金融调控法
- D.计划调控法
- A.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 B.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 C.委托人经受托人同意,可以在受托人之外委托第三人处理委托事务
- D.受托人死亡的,委托合同终止,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 A.45.44万元
- B.46万元
- C.45.13万元
- D.47.72万元
- A.该公司应当在2010年11月30日前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B.该公司应当在2010年10月30日前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C.该公司董事会人数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 D.由于该公司董事会成员没有少于《公司法》所规定的人数,因此该公司可以不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A.2万元
- B.2.4万元
- C.3万元
- D.3.6万元
- A.10
- B.15
- C.20
- D.25
- A.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的,如果保证人不能实际代为履行,对债权人因此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 B.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支持
- C.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 D.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如果法人的书面授权范围不明,法人的分支机构对保证合同约定的债务免除保证责任
- A.交付时货物到达地的市场价格
- B.签订运输合同时承运人所在地的市场价格
- C.签订运输合同时发货人所在地的市场价格
- D.签订运输合同时签订地的市场价格
- A.所欠税款
- B.所欠企业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
- C.所欠银行的贷款
- D.所欠其他公司的货款
- A.监事会主席
- B.总经理
- C.总会计师
- D.财务总监
- A.投资人可以以家庭其他成员的财产作为个人出资
- B.个人独资企业虽然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可以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
- C.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D.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以劳务作为出资
- A.自A公司与B公司口头协商一致并签订备忘录时成立
- B.自A公司在上海签字盖章时成立
- C.自B公司在北京签字盖章时成立
- D.2009年1月5日,A公司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时成立
- A.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人数没有限制
- B.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普通合伙人的,应当转变为普通合伙企业
- C.公民甲乙丙丁出资设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甲可以以劳务出资
- D.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应该标明“有限”或“有限公司”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