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为维持资产正常运转发生的现金流出
- B、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 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
- D、未来年度为改良资产发生的现金流出
- A、以外币购入的存货(未发生减值)
- B、外币债权债务
- C、以外币购入的固定资产
- D、以外币标价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 A、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B、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
- C、处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 D、企业收回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A、存货盘亏
- B、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 C、存货盘盈
- D、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A、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处理
- B、自行开发并按照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入账
- C、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无形资产进行处理,在支付软件开发费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入账
- D、依法取得前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A.《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 B.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核算。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 C.所得税会计协调的是税法和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不同认定产生的矛盾
- D.所得税会计属于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与税收法规没有关系
- A、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不丧失控制权的,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均不确认损益
- B、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不丧失控制权的,处置日不减少合并财务报表商誉金额
- C、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均确认损益
- D、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处置日不减少合并财务报表商誉金额
- A、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 B、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C、企业对售后回购业务在会计核算上一般不确认收入
- 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核算
- A、盈余公积
- B、资本公积
- C、短期借款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成本模式下计提的减值准备
- B、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 C、租金收入
- D、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A、发现了报告年度财务报表舞弊
- B、资产价格发生重大变化
- C、增发新股
- D、发现了前期差错
- A、无坏账准备时,债权人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大于将来应收金额
- B、无坏账准备时,债权人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小于将来应收金额
- C、有坏账准备时,债权人放弃的部分债权小于已经计提的坏账准备
- D、有坏账准备时,债权人放弃的部分债权大于已经计提的坏账准备
- A、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 B、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 C、国债利息收入
- D、税法上要求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未减值)按10年摊销
- A、应首先以该资产所在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基础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
- B、应将资产的外币现金流量现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核算
- C、应将以企业记账本位币计算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按照该货币适用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
- D、应将资产的外币现值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 A、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产生的商誉
- B、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C、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有差异
-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其他应收款
- B、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 C、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的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收到的存货以公允价值计量
- D、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的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发出的存货以历史成本计量
- A、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 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C、存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 D、预提产品售后保修费用
- A、出租无形资产的租金计入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
- B、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需要摊销,但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 C、若无形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将其转销计入当期损益
- D、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用于建造办公大楼的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存货
- A、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非连续中断时间累计达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 B、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 C、在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某部分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且该部分固定资产可供独立使用,则应停止该部分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 D、在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某部分固定资产虽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必须待整体完工后方可使用,则需待整体完工后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 A、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 B、按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 C、能区分的,应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 D、难以区分的,统一按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 A、90 000
- B、110 000
- C、120 000
- D、100 000
- A、确认债务重组收益80万元
- B、确认商品销售收入90万元
- C、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
- D、确认资产处置利得130万元
- A.0
- B.20
- C.80
- D.180
- A.专门为了内部管理需要的报告属于财务报告的范畴
- B.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注
- C.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 D.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季报和半年报。
- A、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 C、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 D、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 A、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B、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是母公司
- C、合并财务报表以企业集团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编制
- D、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对象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 A.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由原来不确定改为使用寿命有限
- B.合同收入的确定变更为完工百分比法,且影响数切实可行的
-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 D.甲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当年发现上一年度少计财务费用250万元
- A、将70万元结余资金财政补助结转
- B、将70万元结余资金转入事业基金
- C、将70万元结余资金转入经营结余
- D、将70万元结余资金转入事业结余
- A、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 B、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 D、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 A、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 B、变更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追溯调增其账面价值20万元
- C、变更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 D、变更日应调增期初留存收益20万元
- A、其他业务收入
-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营业外收入
- D、投资收益
- A、18 000
- B、18 652
- C、18 800
- D、18 948
- A.145
- B.168.35
- C.141.43
- D.150
- A、2 300
- B、1 625
- C、1 500
- D、1 100
- A、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
- B、民间非营利组织无需编制会计报表附注
- C、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应如实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经济资源、债务情况、收入、成本费用和现金流量情况
- D、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享有组织的所有权,能够取得经济回报
- A、18
- B、23
- C、60
- D、65
- A、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 B、发生减值的存货
- C、亏损合同
- D、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
- A、无形资产出售收益
- B、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收益
- C、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D、接受投资时确认的资本溢价
- A、可供出售债券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C、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 D、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
- A、以名义金额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 B、政府对企业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相关贷款给予的财政贴息,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C、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直接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
- D、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