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00
- B.700
- C.317.5
- D.315
- A.50
- B.20.83
- C.6.25
- D.15
- A.企业购入某公司股票如果能够指定出售日,则可以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B.企业有能力将某债券持有至到期,即使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也不影响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C.企业没有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持续地为该金融资产提供资金支持,则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D.持有至到期投资不得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A.140
- B.49
- C.340
- D.40
- A.甲公司需在2018年度确认管理费用 45000元
- B.甲公司无须进行账务处理
- C.甲公司应在2017年度确认管理费用 45000元
- D.在2018年按实际占用上年休假天数确认相关费用
- A.857.82
- B.816.96
- C.862.82
- D.821.96
- A.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会产生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
- B.无形资产因计提摊销会产生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期末公允价值变动会产生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
- D.内部研发无形资产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 A.52.5
- B.55
- C.57.5
- D.60
- A.0
- B.200
- C.1000
- D.1200
- A.企业应确认其他收益200万元
- B.企业应确认主营业务收人1000万元
- C.企业应确认递延收益200万元
- D.企业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200万元
- A.短期借款
- B.固定资产
- C.库存商品
- D.长期股权投资
- A.应抵销应收账款374.4万元
- B.应抵销资产减值损失37.44万元
- C.应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9.36万元
- D.应抵销所得税费用9.36万元
- A.借:资产减值损失468 贷:坏账准备468
- B.借:所得税费用117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117
- C.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51 递延所得税资产117 贷:坏账准备468
- D.借: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11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17
- A.45
- B.-45
- C.0
- D.-30
- A.管理费用
- B.其他业务成本
- C.销售费用
- D.在建工程
- A.100
- B.200
- C.0
- D.300
- A.应确认营业外收入
- B.应确认资本公积
- C.一般应按公允价值确认递延收益,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 D.应确认其他收益
- A.发行股票的手续费
- B.折价溢价的摊销
- C.融资费用
- D.外币借款汇兑差额
- A.9650
- B.8800
- C.11750
- D.11700
- A.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只需将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 B.投资性主体需拥有一个以上的投资
- C.投资性主体的所有者权益以股权或类似权益存在
- D.投资性主体应当按照账面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
- A.预收款项800
- B.存货800
- C.应收账款800
- D.应付账款800
- A.应确认投资收益250万元队应减少商誉150万元
- B.应增加资本公积300万元
- C.应增加其他综合收益400万元
- A.甲公司将商品赊销给乙公司
- B.甲公司向H银行贷款1000万元
- C.甲公司销售商品承诺3年保修期
- D.甲公司对购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A.甲公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 B.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150万元
- C.甲公司应确认营业外支出50万元
- D.甲公司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00万元
- A.外购无形资产成本中应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 B.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计人当期损益
- C.专业服务费用在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
- D.为宣传专利权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宣传费用计入无形资产入账成本
- A.长期股权投资
- B.管理费用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外支出
- A.由母公司全额承担
- B.按比例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进行分摊
- C.由母公司应分担部分计人资本公积
- D.由少数股东应分担部分计入少数股东损益
- A.87.5
- B.60.5
- C.137.5
- D.110.5
- A.确认其他应收款50万元
- B.确认预计负债500万元
- C.确认其他应收款550万元
- D.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其他综合收益
- D.未分配利润
- A.6000
- B.5000
- C.5500
- D.3050
- A.与未决诉讼相关的支出应于实际支付赔偿款时确认
- B.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预计亏损大于标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
- C.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负债应在质量保证期间内分期确认
- D.债务担保义务应于所担保债务存续期间内分期确认
- A.80
- B.61.25
- C.18.75
- D.130
- A.0
- B.2000
- C.8000
- D.10000
- A.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 B.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
- C.固定资产折旧应根据其预期消耗方式进行选择
- D.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资产仍继续计提折旧
-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按10年计提摊销
- B.分期付款具有融资性质购入无形资产,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按摊销年限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 C.当月增加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无形资产次月停止摊销
- D.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反映其预期经济利益的消耗方式
- A.2318.88
- B.1373.81
- C.2086.99
- D.1526.45
- A.外购无形资产人账成本应包括专业服务费用
- B.外购无形资产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无形资产的人账成本
- C.投资者投人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
- D.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
- A.441.72
- B.695.7
- C.465.72
- D.662.58
- A.会计核算一律采用收付实现制
- B.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 C.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的实际成本计量
- D.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各财产物资账面价值
- A.2018年1月1日
- B.2018年2月1日
- C.2018年3月1日
- D.2018年4月1日
- A.300
- B.800
- C.1700
- D.2000
- A.200
- B.500
- C.700
- D.1000
- A.以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存货应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 B.以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固定资产,自用固定资产应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 C.以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按转换曰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小于存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 D.以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固定资产,自用固定资产应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 A.甲公司以成本30万元、公允价值35万元的存货抵偿所欠乙公司50万元的债务
- B.甲公司以账面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 120万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抵偿所欠乙公司150万元的债务
- C.乙公司同意免除甲公司100万元的债务
- D.甲公司将所欠乙公司1000万元的债务转为本公司实收资本
- A.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 B.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 C.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
- D.收到国债利息收入
- A.0
- B.50
- C.70
- D.20
- A.发现前期某项固定资产漏提折旧,并且金额重大
- B.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 C.对原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的计提比例进行变更
-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改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 A.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为9600万元
- B.应冲减资本公积1200万元
- C.应冲减盈余公积400万元
- D.应增加资本公积400万元
- A.甲公司应确认债务重组利得510万元
- B.甲公司应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
- C.乙公司应确认债务重组损失410万元
- D.乙公司应确认其他应收款100万元
- A.递延所得税资产6.88万元
- B.递延所得税资产5.04万元
- C.递延所得税资产1.84万元
- D.递延所得税资产3.21万元
- A.将投资性房地产出售属于企业非曰常经营行为
- B.投资性房地产出售取得的收入一律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C.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出售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结转至投资收益
- D.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出售时有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需冲减其他业务成本
- A.及时性
- B.可比性
- C.可理解性
- D.可靠性
- A.4850
- B.5000
- C.4880
- D.4950
- A.1.23
- B.1.24
- C.1.25
- D.1.26
- A.1200
- B.1000
- C.1040
- D.840
- A.18
- B.16.67
- C.27.87
- D.13.33
- A.187.5
- B.137.5
- C.147.5
- D.82.5
- 64
-
2018年11月2日,某民间非营利组织获得一笔200万元的政府补助收入,政府规定该补助款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至2018 年12月31日该笔支出尚未发生。对于该事项的核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笔收入属于非交换交易收入
- B.该笔收入因为规定了资金的使用用途,属于限定性收入
- C.该笔收入在12月31日要转入到非限定性净资产
- D.该笔收入在12月31日要转入到限定性净资产
- A.10.7
- B.13.7
- C.3
- D.12.5
- A.可预见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暂停5个月 K安全检查暂停1个月
- B.工程事故连续暂停2个月
- C.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连续暂停4个月
- A.其他业务成本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 69
-
2018年12月20日甲公司预收乙公司购货定金,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019年1月 15日前将商品交付乙公司。当日甲公司并未发货,但已将预收定金确认为当期收入。该事项违背会计基本假设中的()。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700
- B.730.6
- C.875
- D.905.6
- A.4500
- B.6500
- C.5300
- D.3700
- A.200
- B.0
- C.150
- D.500
- A.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对另一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比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净投资原则处理
- B.以母公司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其产生的汇兑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转入其他综合收益
- C.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境外经营子公司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
- D.以母、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的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其产生的汇兑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转入当期财务费用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递延所得税资产
- D.在建工程
- A.8400
- B.9000
- C.8866.67
- D.9100
- A.企业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前的金额确认收入
- B.企业应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 C.商业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 D.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 A.企业盘盈固定资产应按重置成本入账
- B.期末存货应当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C.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应以摊余成本计量
- D.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 A.持续经营是会计确认、计量及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
- B.财务报表项目是单独列报还是合并列报应依据重要性原则来判断
- C.企业可以根据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有选择的在报表中提供列报项目可比期间的比较数据
- D.向境内提供的财务报表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A.0
- B.750
- C.500
- D.250
- A.损益类项目
- B.应收账款项目
- C.货币资金项目
- D.所有者权益类项目
- A.2897
- B.2921.94
- C.3052.06
- D.3212
- A.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应根据该金融资产当时的市场实际利率进行折现计算
- B.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
- C.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利息收入应按原折现率进行计算
- D.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以后期间价值恢复转回减值准备时会影响营业利润
- A.承租人发生的履约成本在发生时一律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 B.或有租金应构成固定资产入账成本
- C.或有租金应构成长期应付款的入账金额
- D.承租人发生履约成本时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
- A.100
- B.800
- C.600
- D.200
- A.0
- B.325
- C.125
- D.200
- A.O
- B.14.4
- C.30
- D.60
- A.收到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 B.收到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 C.收到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 D.收到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 A.在建工程
- B.固定资产
- C.长期待摊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200
- B.153.2
- C.180
- D.184
- A.建造合同完成后处置相关残余物资取得的零星收益,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 B.处于执行中的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 C.建造合同收入包括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 D.建造合同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 A.甲公司应确认债务重组损失1050万元
- B.乙公司应确认债务重组利得1850万元
- C.该重组事项对乙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1850
- D.甲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为4800万元
- A.286
- B.252
- C.257
- D.291
- A.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B.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C.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D.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A.100
- B.300
- C.30
- D.0
- A.投资性房地产实质上属于一种让渡资产使用权行为
- B.投资性房地产与企业自用资产必须加以区分
- C.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应作为营业外收入
- D.投资性房地产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 A.350
- B.400
- C.96050
- D.96400
- A.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
- B.广告的制作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
- C.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劳务的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
- D.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在交付资产或者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
- A.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
- B.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换损益
- C.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构成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
- D.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人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交换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