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的利息收入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C.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实际收到款项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A.包含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应在提供服务期满后确认收入
- B.卖方仅仅为了到期收回货款而保留商品的法定产权,则销售成立,相应的收入应予以确认
- C.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
- D.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A.合同的初始收入
- B.合同变更收入
- C.索赔款收入
- D.奖励款收入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利润或股利的分配
- B.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 C.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 D.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 A.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
- B.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 C.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相关收入和费用纳入合并利润表
- D.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净利润记入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
- A.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
- B.估计无形资产的残值应以资产处置时的可收回金额为基础确定
- C.残值确定以后,在持有无形资产的期间内,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复核
- D.无形资产的残值重新估计以后高于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不再摊销,直至残值降至低于账面价值时再恢复摊销
- A.3月1日发现2009年10月接受捐赠获得的一项固定资产尚未入账
- B.3月11日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购买乙公司51%的股权并于4月2日执行完毕
- C.2月1日与丁公司签订的债务重组协议执行完毕,该债务重组协议系甲公司于2010年1月5日与丁公司签订
- D.3月10日甲公司被法院判决败诉并要求支付赔款1000万元,对此项诉讼甲公司已于2009年末确认预计负债800万元
-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C.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D.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A.弥补亏损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C.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B.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投资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 C.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D.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 A.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 B.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 C.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已达到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 A.因出售厂房而缴纳的营业税
- B.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C.因自然灾害损失的固定资产取得的赔款
- D.支付清理固定资产人员的工资
- 25
-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出租,部分用于自用,能够区分的,则用于出租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 C.某项房地产部分出租,部分自用,如不能够分开计量,则应全部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 D.某项房地产部分出租,部分自用,如不能够分开计量,则应全部作为自用房地产核算
- A.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
- B.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 C.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相关收入和费用纳入合并利润表
- D.应将被出售子公司年初至出售日的净利润记入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
- A.专门借款利息
- B.专门借款的辅助费用
- C.一般借款利息
- D.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
- A.固定资产进行日常修理发生的人工费用
- B.固定资产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所负担的增值税
- 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
- D.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
- A.股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付支付的相关税费
- B.股权的公允价值加上应付支付的相关税费
- C.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D.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A.甲公司与乙公司
- B.甲公司与丙公司
- C.丙公司与丁公司
- D.乙公司与丙公司
- A.165
- B.180
- C.465
- D.480
- A.421.2
- B.370
- C.420
- D.360
- A.37.5
- B.22.5
- C.7.5
- D.15
- A.170
- B.214
- C.200
- D.144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处理
- B.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确认成本
- C.债务重组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债务重组的相关规定处理
- D.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 A.60
- B.10
- C.50
- D.0
- A.-10
- B.15
- C.25
- D.35
- A.708.75
- B.720
- C.703.35
- D.843.75
-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潜在义务
-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A.乙公司的母公司某大型制造企业
- B.与乙公司同一母公司控制的企业
- C.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者
- D.与乙公司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
- A.100
- B.67
- C.98.5
- D.65.5
- A.递延所得税资产
- B.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 C.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D.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
- A.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 B.食业不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或有事项确认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复核
- C.确认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既有初始计量,也有后续计量
- D.对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
- A.甲公司资本公积减少200万元,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 B.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 C.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200万元,乙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200万元
- D.甲公司营业外支出增加100万元,乙公司营业外收入增加200万元
- A.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 B.董事会提出股票股利分配方案
- C.企业发生重大的政策变更
- D.上年度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退回
- A.750
- B.812.5
- C.950
- D.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