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
在合并报表中,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中,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另一方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不能予以抵销,除非所涉及的企业具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并且意图以净额结算。 ( )
- 正确
- 错误
- A.甲公司2010年经营亏损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内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额,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万元
- B.乙公司2010年年初购入设备一台,乙公司在会计处理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符合税收优惠条件允许加速计提折旧,当年计税时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金额比年限平均法多计提1000万元,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万元
- C.丙公司2010年年初以2000万元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2010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0万元
- D.丁公司2010年年初以4000万元购入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对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0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计税基础为3600万元,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50万元
- A.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发生额不一定会影响本期所得税费用
- B.企业应将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 C.企业应将所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 D.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A.2012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 15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000
- B.2013年12月31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4万元
- C.2013年12月31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9万元
- D.2013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 9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90000
- A.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转回
- B.与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 C.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
- D.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初始确认的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 B.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 C.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 D.因违反税法规定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滞纳金
- A.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资产
- B.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
- C.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
- D.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
- A.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B.年末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成本(计税基础)并按公允价值调整
- C.年初新投入使用一台设备,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法上要求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 D.计提建造合同预计损失
- A.甲公司20×7年末应确认30万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B.甲公司20×7年末应转回3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C.甲公司20×7年末应确认20万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同时确认1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D.甲公司20×7年末应转回2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确认1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A.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贷:所得税费用 100
- B.借:所得税费用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 C.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未分配利润——期初 250
- D.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营业收入 250
- A.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万元
- B.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 C.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万元
- D.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