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2013年1月2日,A公司取得B公司80%股权,对价为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6200万元,账面价值为5800万元(包括成本5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80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原值3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1500万元,公允价值为2300万元。
当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A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
B公司当日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包括实收资本4000万元,资本公积1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5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2700万元。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由以下两笔资产组成:
项目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预计负债
500
0
固定资产
2500
1000
该固定资产为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或有事项是一项未决诉讼,至2013年底已结案,实际支出200万元。
2013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100万元,当年未发放股利。当年A公司出售给B公司一批存货,售价为500万元,成本为400万元,当年B公司对外出售50%
2014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0万元,当年发放现金股利50万元,上年从A公司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出售。
假设该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且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A、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2013年初A公司取得股权的会计分录。
(2)编制购买日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抵销分录。
(3)编制2013年末合并报表中的相关调整抵销分录。
(4)编制2014年末合并报表中的相关调整抵销分录。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出售的时候确认收入的金额为290万元
- B.出售的时候确认递延收益10万元
- C.出售时确认的递延收益后期不需要摊销
- D.出售的时候确认收入的金额为300万元
- A.存出投资款
- B.拟长期持有的股票投资
- C.信用卡存款
- 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 A.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发生减值迹象,每年末均应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 B.因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所以商誉要结合其他相关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 C.存在少数股东时,商誉减值损失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也应该在合并报表中予以确认
- D.企业处置分摊了商誉的资产组中的某项经营时,一般应按照该处置经营和该资产组剩余部分价值的比例为基础进行分摊,以确定该处置经营的相关商誉,从而确定处置损益
- A.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应当记入“专项储备”科目
- B.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应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 C.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
- D.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分期计提折旧
- A.应收账款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持有至到期投资
- D.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
- A.预提产品质量保证金的产品不再生产时,要在相应的产品质量保证期满时予以冲销
- B.与产品质量保证有关的预计负债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 C.与产品质量保证有关的预计负债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 D.产品质量保证,通常指销售商或制造商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后,对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承诺
- A.营业成本
- B.固定资产
- C.资本公积
- D.所得税费用
- A.处置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 B.企业处置无形资产形成的净损益会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
- C.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按原预定方法和使用寿命摊销
- D.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
- A.甲公司2013年度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年末数”应调减600万元
- B.甲公司2013年度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年末数”应调减的金额540万元
- C.甲公司2013年度利润表“管理费用”项目“本期金额”应调增的金额400万元
- D.甲公司2013年度利润表“管理费用”项目“本期金额”应调增的金额600万元
- A.收取手续费方式下的委托代销商品,委托方一般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 B.视同买断方式下,如果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明确标明,受托方在取得代销商品后,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时,委托方应确认相关销售商品收入
- C.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受托方应在商品销售后,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方法计算确定的手续费确认为收入
- D.视同买断方式代销商品,受托方应在销售商品时,按实际售价确认收入
- A.0
- B.703.26
- C.3000
- D.28945.11
- A.5000
- B.3000
- C.0
- D.2000
- A.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的应付账款
- B.企业向银行贷入款项形成借款
- C.根据企业制定的销售政策,企业预期将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务
- D.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
- A.非现金资产方式、现金方式、债务转为资本
- B.现金方式、非现金资产方式、债务转为资本
- C.债务转为资本、非现金资产方式、现金方式
- D.现金方式、债务转为资本、非现金资产方式
- A.董事会通过的盈余公积转增股本的方案
- B.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 C.上年度售出产品发生的销售折让
- D.发生巨额亏损
- A.184
- B.183
- C.182
- D.185
- A.382.5
- B.288.5
- C.315
- D.282.5
- A.甲企业2015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为300000元
- B.甲企业2015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为294000元
- C.甲企业实际收到的款项为345000元
- D.甲企业因该业务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是6000元
- A.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该项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 B.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都应估计可收回金额,以确认是否发生减值
- C.商誉减值准备在相应减值因素消失时可以转回
- D.如果资产没有出现减值迹象,则企业不需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 A.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营业外支出
- B.无形资产出租期间,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 C.无形资产出售时,如需交营业税,则发生的营业税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 D.无形资产出租期间,租金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A.440
- B.0
- C.-660
- D.-440
- A.会计差错均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B.不需要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
- C.本期发现的,属于前期的重要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和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 D.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要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 A.确认预计负债500万元
- B.确认预计负债400万元
-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
- D.不需要做任何会计处理
- A.企业破产清算时的债务重组
- B.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时的债务重组
- C.企业兼并中的债务重组
- D.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