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 B.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被投资企业
- C.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被投资企业
- D.直接和通过子公司间接合计拥有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被投资企业
- A.以自产产品发放给在建工程人员作为福利
- B.以生产用原材料换入在建T程所需T程物资
- C.以银行存款购入工程物资
- D.企业赊购工程物资承担了不带息债务
- A.员工培训费
- B.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安装成本
- C.进口固定资产支付的关税
- D.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
- A.合并利润表应当将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实现的净利润计入投资收益
- B.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
- C.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
- D.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应当进行调整
- A.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饭店
- 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写字楼
- C.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在开发的商品房
- D.企业持有拟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 A.转赠或转出受托代理资产时,应当借记“受托代理负债”科目,贷记“受托代理资产”科目
- B.受托人有时从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名单中指定受益人,这不符合受托代理业务的概念
- C.受托代理负债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清偿的金额
- D.受托代理资产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者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 A.非调整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是金额较大的仍应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 B.影响重大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应在附注中披露
- C.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属于调整还是非调整事项,取决于该事项表明的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是否已经存在
- D.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债务人遭受重大雪灾,债权人预计60%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此事项属于调整事项
- A.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 B.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增加
- C.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D.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 A.甲企业收到的价格补贴属于政府补助
- B.甲企业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240000万元
- C.甲企业应确认营业外收入640000万元
- D.甲企业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640000万元
- A.计提的坏账准备
- B.受让股权的公允价值
- C.为取得股权发生的审计费、评估费
- D.取得股权占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 A.96
- B.58.8
- C.94.08
- D.97.08
- A.2007年11月12日
- B.2007年11月28日
- C.2007年12月1日
- D.2007年l2月12日
- A.第1期期末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 B.第1期的期初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 C.第1期冲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 D.第1期补计提的内部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金额
- A.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 B.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可应一并调整,不得采用未来适用法
- C.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 D.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 A.资产负债表
- B.业务活动表
- C.收入支出表
- D.现金流量表
- A.实质重于形式
- B.可比性
- C.重要性
- D.谨慎性
- A.2013年漏记折旧费用500万元
- B.为2013年售出的产品发生维修支出200万元
- C.收到政府补助款20万元
- D.2013年少计营业外收入1 000元
- A.5
- B.150
- C.20
- D.100
- A.5
- B.70
- C.65
- D.45
- A.资本公积
-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留存收益
- D.投资收益
- A.2013年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和利润表本期金额
- B.2013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和利润表上期金额
- C.2014年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和利润表本期金额
- D.2014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和利润表上期金额
- A.将自创的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
- B.将已转让所有权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 C.将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计入管理费用
- D.将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
- A.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均应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 B.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专业人员服务费。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 C.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 D.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后不需根据实际成本调整竣工决算前已计提的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