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甲公司20×5年、20×6年分别以450万元和110万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AB两只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假设不考虑购入股票发生的交易费用),市价一直高于购入成本。甲公司原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购入股票进行计量。甲公司根据新准则规定从20×7年起对其以交易为目的购入的股票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甲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甲公司发行普通股4000万股,未发行任何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两种方法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如表所示:
两种方法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单位:万元
会计政策股票
成本与市价孰低
20×5年年末公允价值
20×6年年末公允价值
A股票
450
510
510
B股票
110
—
130
要求:(1)计算改变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方法后的累积影响数,并填列下表:
改变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方法后的积累影响数单位:万元
时间
公允价值
成本与市价孰低
税前差异
所得税影响
税后差异
20×5年年末
20×6年年末
合计
(2)编制有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3)填列对下列报表的调整数。
①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资产
年初余额
负债和股东权益
年初余额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560
递延所得税负债
0
……
盈余公积
170
未分配利润
400
……
……
②利润表
利润表(简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20×7年度单位:万元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调整前
调整后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6
……
二、营业利润
390
……
四、净利润
406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对以前年度收入确认差错进行更正
- B.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 C.累积影响数无法合理确定的会计政策变更
- D.对当期发生的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 A.由于当期财务费用过高,借款费用由费用化改为资本化
- B.由于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过大,影响当期利润,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折旧法
- C.按照规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由成本市价孰低法计价改为公允价值计价
- D.为简化核算,收入确认由完工百分比法改为完成合同法
- A.增加留存收益50万元
- B.减少留存收益12.5万元
- C.对留存收益没有影响
- D.增加留存收益37.5万元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B.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 C.调整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 D.财务报表附注说明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利润或股利的分配
- B.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 C.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 D.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B.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C.作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D.作为非重要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 A.舞弊产生的影响
- B.应用会计政策错误
- C.疏忽或曲解事实
- D.固定资产盘盈
- A.企业取得了新的信息
- B.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 C.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 D.企业发生经营亏损
- 2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 B.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以前期间的,其影响数应调整本期期初留存收益
- C.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 D.企业对某项会计变更难以区分是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 A.会计政策变更导致留存收益的变动
- B.会计政策变更后的资产、负债的变化
- C.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损益变化而带来的所得税变动
- D.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损益变化而应补分的利润
- A.企业因人为原因导致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
- B.企业账簿因不可抗力而毁坏引起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 C.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能够确定,但法律或行政法规要求对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 D.经济环境改变引起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
- A.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B.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 C.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由20年改为15年
- D.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数总和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工作量法
- B.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 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 D.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由个别计价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 A.会计估计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 B.会计估计变更是因为取得新信息和新变化需要改变原会计估计
- C.改变会计估计以后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形象
- D.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 A.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 B.会计估计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 C.企业应当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会计政策,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D.初次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 A.该事项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 B.该事项为重要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
- C.该事项为会计政策变更,不需追溯重述,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 D.该事项为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追溯重述,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 A.2000
- B.1500
- C.-1500
- D.0
- A.540
- B.467.5
- C.510
- D.519
- A.不作任何调整
- B.调整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 C.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 D.直接计入当期净损益项目
- A.260
- B.156
- C.115
- D.112
- A.计入当期损益
- B.计入资本公积
- C.期初留存收益
- D.管理费用
- A.必须采用未来适用法
- B.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中任选其一
- C.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
- D.会计估计变更累积影响数可以合理确定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不能合理确定时采用未来适用法
- A.必须采用未来适用法
- B.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中任选其一
- C.必须采用追溯调整法
- D.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可以合理确定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不能合理确定时采用未来适用法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
- B.借款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 C.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 D.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 A.分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由购买价款改为购买价款现值计价
- 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由计入营业费用改为计入取得存货的成本
- C.将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 D.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5年
- A.会计政策变更
- B.会计差错
- C.会计估计变更
-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A.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 B.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 C.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
- D.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 A.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 B.会计核算的假设前提条件
- C.企业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 D.复式记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