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情况下,以母公司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项目。 ( )
- 正确
- 错误
- A.如果换出的资产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则换出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 B.如果换出的是企业持有的存货,则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 C.如果换出的资产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资本公积
- D.如果换出的资产是投资性房地产,则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
- A.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作为应收项目确认
- C.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D.购入的股权投资也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 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 A.出售或终止企业的部分经营业务
- B.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
- C.关闭企业的部分经营场所,或将营业活动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 D.因经营困难,与债权方进行债务重组
- A.重要的会计政策
- B.会计政策变更
- C.重要的会计估计
- D.会计估计变更
- A.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
- B.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 C.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 D.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人工
- A.债权人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原账面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面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 B.债权人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
- C.债务人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原账面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面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 D.债务人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 A.资产的公允价值
- B.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 C.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D.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 C.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 D.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损益
- A.500
- B.1 350
- C.1500
- D.2000
- A.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B.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所有者权益流出除外)
- C.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 D.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 A.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都不作会计处理
- B.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 C.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应付职工薪酬
- D.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 A.-322.5
- B.52.5
- C.-18.75
- D.3.75
- A.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应由成本法核算转为权益法
- B.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控制的,应由成本法核算转为权益法
- C.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
- D.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应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
- A.-200
- B.200
- C.400
- D.-400
- A.按材料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 B.按材料的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 C.按材料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 D.按材料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 A.商誉不管是否出现了减值迹象,每年都应进行减值测试
- B.商誉不能独立存在,商誉应分摊到相关资产组后进行减值测试
- C.测试商誉减值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应包括分摊的商誉的价值
- D.商誉应与资产组内的其他资产一样,按比例分摊减值损失
- A.谨慎性
- B.可靠性
- C.可理解性
- D.及时性
- A.157
- B.212
- C.225
- D.226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 A.0
- B.100
- C.-100
- D.25
- A.生产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人工费用
- B.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
- C.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 D.一般纳税人购进库存商品发生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