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企业回购股份时,应当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作为库存股处理,借记“库存股”科目,同时进行备查登记
- B.企业回购股份时,应当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冲减股本
- C.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D.职工行权时,企业应按回购的库存股成本贷记“库存股”科目
- A.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
- B.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将采取的行动
- C.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估计
- D.对该资产的控制期限,以及对该资产使用的法律或类似限制
- A.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 B.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支付的运杂费等相关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 C.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计人存货成本
- D.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人存货的成本
- A.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
- B.处置无形资产发生的损失
- C.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 D.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
- A.虚拟股票
- B.模拟股票
- C.业绩股票期权
- D.现金股票增值权
- A.已完工部分的损失通过“工程施工一合同毛利”科目反映
- B.未完工部分的损失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反映
- C.全部损失都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反映
- D.全部损失都通过“工程施工一合同毛利”科目反映
- A.收到存货的,以公允价值加上运杂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 B.收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以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人账价值
- C.收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以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 D.收到投资性房地产的,以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 A.房地产租金就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使用费收入
- B.因出租房地产而取得租金,企业需要交纳营业税
- C.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的、用于开发,待增值后出售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 D.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在取得该土地使用权时计入投资性房地产
- A.对于免税合并,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而使得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 B.对于免税合并,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而使得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并调整商誉或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 C.产生的商誉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 D.产生的商誉存在暂时性差异但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 A.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财政实拨资金三种
- B.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在实际使用财政资金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 C.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在收到单位的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照通知书上所列的用款额度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 D.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收到的用款额度不是实际的货币资金
- A.300
- B.700
- C.1000
- D.1170
- A.美元
- B.欧元
- C.人民币
- D.任意币种
- A.2720
- B.1160
- C.0
- D.2760
- A.调整2013年会计报表期末数和本期数
- B.调整2014年会计报表期初数和上期数
- C.调整2013年会计报表期初数和上期数
- D.调整2014年会计报表期末数和本期数
- A.固定基金
- B.捐赠收入一限定性收入
- C.捐赠收入一非限定性收入
- D.限定性净资产
- A.200
- B.100
- C.160
- D.90
- A.无偿取得,不需要确认
- B.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 C.按照甲公司估计的公允价值计量
- D.按照该市活跃的交易市场中同类土地使用权同期的市场价格计量
- A.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 B.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企业所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 C.等待期内按照所确认负债的金额计入成本或费用
- D.可行权日后相关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A.从二级市场购入某企业面值100万元的债券,并准备近期出售
- B.从二级市场购入某企业面值200万元的债券,并准备持有至到期
- C.从二级市场购入某企业于当日发行的面值150万元的五年期债券,企业意图持有至到期但是目前的财务状况难以支持其持有至到期
- D.从二级市场购入的某企业处于限售期的股权350万股
- A.0
- B.4.32
- C.8
- D.3.68
- A.32.5
- B.36.5
- C.12.5
- D.20
- A.限定性净资产
- B.结余分配
- C.财政补助收入
- D.非限定性净资产
- 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与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通常不应当包括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但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除外
- B.只要是该企业的资产,则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产都可以组成企业的资产组
- C.企业处置分摊了商誉的资产组中的某项经营时,在确定处置损益时,应将该处置经营相关的商誉包括在该处置经营的账面价值中
- D.分摊资产组的减值损失时,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 A.1000000
- B.8000000
- C.6000000
- D.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