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B.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C.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而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在重分类日将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D.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不再调整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支付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 B.商业企业进口库存商品交纳的消费税
- C.一般纳税商业企业进口库存商品交纳的增值税
- D.委托加工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支付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 A.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 B.被投资单位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D.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派的股票股利
-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B.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 C.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 D.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A.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的变动
- B.以长期股权投资抵偿债务
- C.以长期股权投资换入固定资产
- D.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现金股利
- A.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
- B.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 C.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
- D.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份额
- A.合同成本全部不能收回的,既不确认费用,也不确认收入
- B.合同成本全部不能收回的,合同成本应在发生时按相同金额同时确认收入和费用
- C.合同成本全部不能收回的,合同成本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 D.按能够收回的合同成本金额确认为收入,合同成本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 A.出售固定资产
- B.兴建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 C.支付公费医疗费
- D.从结余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 A.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支付的现金
- B.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
- C.为管理人员缴纳商业保险而支付的现金
- D.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现金
- A.无形资产的出租收入应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 B.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按直线法摊销
- C.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 D.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A.“事业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 B.“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 C.“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 D.“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 A.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 B.预算外资金专户
-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产
- D.特设专户
- A.借记“主营业务收入”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 B.借记“营业利润”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 C.借记“投资收益”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 D.借记“营业外收入”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 A.75000
- B.87750
- C.100000
- D.30000
- A.按年初汇率折算
- B.按本年平均汇率折算
- C.按折算后表中的其他各项目数额计算
- D.按报表决算日汇率折算
- A.6000
- B.13500
- C.12000
- D.9000
- A.75%.
- B.10%.
- C.50%.
- D.90%.
- A.投资收益
- B.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资本公积
- A.26400元
- B.15000元
- C.30000元
- D.35000元
- A.借记“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盈余公积”项目
- B.借记“提取盈余公积”项目,贷记“盈余公积”项目
- C.借记“提取盈余公积”项目,贷记“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
- D.借记“盈余公积”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项目
- A.企业与其主要投资者个人之间
- B.企业与其联营企业之间
- C.同受共同控制的多方之间
- D.存在控制和被控制关系的企业之间
- A.不附追索权的金融资产出售
- B.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 C.附重大价内看跌期权的金融资产出售,持有该看跌期权的金融资产买方很可能在期权到期时或到期前行权
- D.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的,同时与买人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外期权
- A.195.2
- B.192
- C.187.2
- D.124.8
- A.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 B.建设期间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
- C.筹建期间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
- D.经营期间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
- A.相关性
- B.可比性
- C.配比原则
- D.谨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