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中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对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07年年末结账时,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相关的资产减值进行会计处理:

 (1)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组应收账款余额为96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 8100万元。

 2007年1月1日,A组应收账款余额为76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1600万元;2007年 A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借方发生额为200万元(为本年核销的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为40万元(为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应收账款而转回的坏账准备)。

 (2)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85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①A产品3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20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②B配件2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96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2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2800件A产品。B配件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3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15万元。

 ③C配件1200套,每套成本为3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3600万元。C配件是专门为组装 D产品而购进的,1200套C配件可以组装成1200件D产品。C配件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2.6万元。D产品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万元。将C配件组装成D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8万元,预计销售每件D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4万元。D产品是甲公司2007年新开发的产品。

 2007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5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07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3)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

 ①X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系2004年10月20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月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68万元,累计折旧为26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12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132万元。

 ②Y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600万元,系2003年12月18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已计提折旧640万元,此前该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870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900万元。

 ③Z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系2004年12月22日购入,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Z设备已计提的折旧为225万元,此前Z设备未计提减值准备。2007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325万元;预计该设备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2007年在未对上述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前的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未来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 根据有关规定,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 假设甲公司对固定资产采用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4) 甲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测试后,其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保持不变。

 (5) 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 对上述交易或事项是否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判断;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处理。

 (2) 根据资产(2)中①,计算X设备2008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

 (3) 计算上述交易或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或贷方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08年4月30日对外报出,汇算清缴日为2008年4月30日。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 甲公司在12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并要求公司财务部门处理:

 ① 2007年9月1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就甲公司所欠乙公司货款30077元签订债务清偿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台电子设备和20万元现金,一次性清偿乙公司该货款。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60万元,市场价格和计税价格均为每台100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该批电子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应负担增值税以及支付现金与所清偿债务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300

  贷:库存商品                 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银行存款                 20

    营业外收入                126

 ② 2007年12月6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资产交换协议。甲公司以其生产的4台电子设备换取丙公司生产的5辆小轿车。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26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台30万元。丙公司生产的小轿车的账面价值为每辆1077元,公允价值为每辆24万元。双方均按公允价值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商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甲公司取得的小轿车作为公司领导用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甲公司预计该小轿车的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每辆净残值为0.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对用于交换的4台电子设备,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124.4

  贷:库存商品                 1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③ 2007年11月12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500万元,成本为每台28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丁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8年6月1日以每台515万元的价格购回该设备。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收到丁公司货款1000万元存入银行。甲公司尚未发出商品,也没有开具增值税发票。

 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0

  贷:库存商品                 560

 (2) 2008年1月和2月份发生的涉及2007年度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 1月10日,A公司就其2007年9月购入甲公司的2台大型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A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A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该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格为每台400万元,成本为每台300万元。甲公司于1月25日向A公司支付退货款936万元。

 ② 2月25日,B公司诉甲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赔偿B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和B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3月1日,甲公司向B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该诉讼案系甲公司2007年9月销售给B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B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7年12月 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B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7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假定上述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均不考虑所得税的调整。

 要求:

 (1) 对资料(1)中内部审计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2) 对资料(2)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15

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有(  )。

  • A.应付职工薪酬
  • B.预收款项
  •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D.预付款项
16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下列项目中可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 A.应收及预付款项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持有至到期投资
  • D.盈余公积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将某分部纳入分部报表编制范围的条件的有(  )。

  • A.分部营业收入占所有分部营业收入合计的10%或以上
  • B.分部营业利润占所有盈利分部营业利润合计的10%或以上
  • C.分部营业亏损占所有亏损分部营业亏损合计的10%或以上
  • D.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以上
19

下列有关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应当计入合同收入
  • B.工程索赔、奖励形成的收入应当计入合同收入
  • C.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但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按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的金额确认合同收入
  • D.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时,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20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B.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确认为负商誉
  • C.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 D.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1

关于最佳估计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因素
  • B.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
  • C.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不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 D.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
22

下列各项中,企业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  )。

  • A.购入的专利权
  • B.因转让土地使用权补交的土地出让金
  • C.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 D.商誉
23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借方登记的内容有(  )。

  •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
  • B.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 C.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 D.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24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有(  )。

  • A.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C.固定资产改扩建
  • D.固定资产大修理
2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

  • A.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损失
  • B.借款过程中发生的承诺费
  • C.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折价
  • D.发行公司债券溢价的摊销
28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 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 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 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
2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
  •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同一概念
  • D.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30

事业单位年终结账时,下列各类结余科目的余额,不应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的是(  )。

  • A.“事业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 B.“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 C.“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 D.“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31

企业购买股票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在现金流量表中应计入的项目是(  )。

  •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 B.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C.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D.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32

我国某企业记账本位币为美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属于外币交易
  • B.该企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交易不属于外币交易
  • C.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美元
  • D.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人民币
38

在建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产品对外出售取得的收入应(  )。

  • A.冲减工程成本
  • B.计入营业外收入
  • C.冲减营业外支出
  • 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39

关于利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 B.利得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 C.利得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能计入当期利润
  • D.利得只能计入当期利润,不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