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 39 题安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公司)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拥有三个制造中心:L、M和N,分别生产供对外出售的甲乙丙三种产品,安达公司的总部分别以三个制造中心作为其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活动。以下是有关制造中心L的相关资料:制造中心L是在2003年12月整体建造完成,并投入生产。制造中心L由厂房H、专利权K以及一条包括设备A、设备B、设备C和设备D的流水线所组成,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甲,所生产的甲产品具有活跃的市场。安达公司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
(1)厂房、专利权以及生产线的有关资料:
2002年初,安达公司取得用于生产甲产品的专利权K后,着手改建厂房H,同时开始筹备引进流水线工作。2002年12月厂房H改建完成的同时安装流水线,至2003年12月初,制造中心L整体建造完成,并投入生产。专利权K的取得成本为400万,剩余法定使用年限为12年,预计受益年限为10年,预计无残值。厂房H改建以后的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设备A、设备B、设备C和设备D的初始成本分别为1400万元、1000万元、2600万元和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均为10年,预计净残值均为O。
(2)2007年,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甲产品生产的能耗较大,且在资产的维护中所需的现金支出远远高于最初的预算,2007年12月31日,安达公司对制造中心L的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①2007年12月31日,厂房H预计的公允价值为8 500万元,如处置预计将发生清理费用200万元,营业税425万元,所得税100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专利权K的公允价值为177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法律费用10万元,营业税9万元,所得税2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设备A、设备B、设备c和设备D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均无法确定。
②安达公司管理层2007年年末批准的财务预算中制造中心L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资料如下表所示:{Page}
{Page}假定上述财务预算已包含以下事项:项 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产品甲销售收入 14000 3000 15200 上年销售产品甲产生的应收账款本年收回 100 200 100 本年销售产品甲产生的应收账款将于下年收回 200 100 300 购买生产产品甲的材料支付现金 6000 400 5500 以现金支付职工薪酬 4000 2000 3220 以现金支付的设备维修支出 300 100 310 设备改良支付现金 1500 利息支出 100 520 480 其他现金支出 100 140 120 安达公司计划在2009年对制造中心L的流水线进行技术改造。因此,2009年、2010年的财务预算是按考虑了改良影响后所预计的现金流量。如果不考虑改良因素,安达公司
的财务预算是以上年预算数据为基础,按照稳定的5%的递减增长率计算。(如果需按上年预算数据的5%的递减增长率调整,为简化起见,只需考虑销售收入和购买材料涉及的现金流量两项,其余项目直接按上述已知数计算)假定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年末,不考虑与产品甲相关的存货,收入、支出均不含增值税。
③安达公司在投资制造中心L时所要求的最低必要报酬率为5%(税前)。5%的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3年 5X的复利现值系数 O.9524 O.9070 O.8638 (3)其他有关资料:
①制造中心L生产甲产品的相关资产在2007年以前未发生减值。
②安达公司不存在可分摊至制造中心L的总部资产和商誉价值。
要求:(1)作安达公司资产组的认定,并说明理由。
(2)计算确定安达公司与生产产品甲相关的资产组未来各期的现金净流量及2007年12月31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填列安达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与生产产品甲相关的资产组减值测试表(表中所列资产不属于资产组的不予填列)。
(4)编制安达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资产组减值测试表{Page}
厂房H 专利权K 设备A 设备B 设备C 设备D 资产组 账面价值 剩余使用年限 权重 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可收回金额 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分摊减值损失 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未分摊减值损失 二次分摊比例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总额 计提准备后的账面价值
- 正确
- 错误
- A.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人
- B.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人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
- C.资产的使用寿命
- D.折现率
- A.企业取得了新的信息
- B.企业初次发生的交易
- C.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 D.企业发生经营亏损
- A.分期收款销售
- B.专门借款辅助费用
- C.融资租人固定资产
- D.贷款利息
- A.本期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发生额
- B.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 C.本期由于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
- D.本期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
- A.固定资产
- B.实收资本
- C.资本公积
- D.长期借款
- A.购进固定资产
- B.出售固定资产
- C.盘盈固定资产
- D.盘亏固定资产
- A.到期日固定
- B.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 C.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
- D.有活跃市场
- A.经营结余
- B.专用基金
- C.固定基金
- D.事业结余
- A.入库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 B.入库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 C.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 A.应付账款
- B.应收账款
- C.预收账款
- D.预付账款
- A.18000
- B.19200
- C.21600
- D.22000
- A.30
- B.20
- C.40
- D.10
- A.32.1
- B.35.1
- C.28.5
- D.50
- A.39.6
- B.50.4
- C.90
- D.O
- A.以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手机换入甲公司的一项生产手机零件的流水线,并支付补价60万元
- B.以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长虹股份有限公司公允价值为100万元的液晶电视一批,用于职工福利,并支付长虹公司补价25万元
-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专利设备换入某公司一项电子设备,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 D.用一项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投资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生产设备一台,并收到补价110万元
- A.0.68
- B.0.70
- C.0.71
- D.0.75
- A.15
- B.18
- C.11.85
- D.16.5
- A.13
- B.11
- C.6
- D.8
- A.企业为销售人员支付的商业保险金
- B.企业为经营管理人员支付的困难补助
- C.企业为在建工程人员支付的社会保险金
- D.企业付给生产部门人员的住房公积金
- A.421.2
- B.370
- C.420
- D.360
- A.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
- B.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一并调整
- C.调整或反映为变更当期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 D.只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计影响
- A.1800
- B.1750
- C.1980
- D.2000
- A.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并退回的事项
- B.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 C.上年售出的商品发生在日后事项期间退回
- D.发行债券
- A.实收资本的减项
- B.流动负债
- C.长期负债
- D.盈余公积的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