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关联方关系的性质
- B.关联方交易的类型
- C.关联方交易的金额
- D.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
- A.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 B.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策日及会计期间
- C.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 D.将子公司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 A.取得短期借款
- B.发行股票支付的发行费用
- C.购买股票支付的手续费用
- D.支付分期付息的 债券 利息
- A.应付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实收资本
- D.长期借款
- A.与固定资产购建有关的支出不再发生
- B.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 C.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者合同要求相符
- D.试生产结果表明固定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
- A.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 B.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 D.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款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B.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D.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 A.按差额首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B.按差额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 C.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至零
- D.不进行账务处理
- A.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
- B.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
- C.会计估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 D.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 A.27
- B.31.5
- C.45
- D.60
- A.计提医疗基金
- B.计提统筹退休金
- C.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
- D.支付处置固定资产清理费用
- A.应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应付账款
- A.117 000
- B.118 560
- C.118 170
- D.118 950
- A.17
- B.23
- C.20
- D.25
- A.某一已使用机器设备的使用年限由6年改为4年
- B.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5%改为10%
- C.某一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将其使用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 D.会计准则的变化导致原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
- A.投资合同约定汇率
- B.收到外币资本时的市场汇率
- C.签定合同时的市场汇率
- D.收到外币资本时的月初汇率
- A.投资损失
- B.制造成本
- C.自然灾害损失
- D.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 A.境外子公司
- B.宣告破产的子公司
- C.临时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子公司
- D.已进行清理整顿的子公司
- A.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到期的利息或股利
- B.支付的相关税费
- C.支付的购买价款
- D.支付的手续费
- A.预提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未来应付金额
- A.400
- B.200
- C.800
- D.600
- A.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 B.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负担的消费税
- C.一般纳税企业进口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
-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 A.13.4
- B.127.4
- C.140.6
- D.130.7
- 39
-
第 7 题红日公司2007年10月9日购入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2008年应计提折旧为( )万元。
- A.144
- B.134.4
- C.240
- D.224
- A.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等
- B.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等
- C.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等
- D.借:生产成本贷:银行存款等
- A.210
- B.78
- C.60
- D.48
- A.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 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 A.当月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 B.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 C.当月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
- D.大修理停用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