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收到的补价
- B.换入资产账面价值
- C.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D.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 正确
- 错误
- A.利息费用
- B.销售费用
- C.所得税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企业出售小动产应交的营业税
- B.食业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应交的营业税
- C.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D.食业出售商品房成交的营业税
- A.所有会计差错均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B.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 C.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和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 D.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 A.分部营业收入占所有分部营业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
- B.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或者以上
- C.分部营业亏损占所有亏损分部营业亏损合计的10%或者以上
- D.分部营业利润占所有盈利分部营业利润合计的10%或者以上
- A.商标权
- B.专利权
- C.商誉
- D.专有技术
- A.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人当期损益
- B.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 C.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D.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人应当确认相应的预计负债,如果原确认的预计负债没有发生,则冲减当期财务费用
- A.如果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企业应改按新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 B.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有可能与预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发生很大的变化,则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 C.企业对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所作的调整,应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 D.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其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发生变更的,企业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 A.赊购工程物资
- B.为购建固定资产而转移非现金资产
- C.为购建固定资产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 D.购入生产用材料支出
-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 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C.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 D.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
- A.0
- B.30
- C.150
- D.200
- A.2002年10月30日
- B.2002年11月15日
- C.2002年11月20日
- D.2002年11月21日
- A.200
- B.220
- C.222.5
- D.227.5
- A.O
- B.400
- C.100
- D.500
- A.增加营业费用
- B.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 C.增加主营业务成本
- D.增加营业外支出
- A.300
- B.351
- C.100
- D.151
- A.50 000
- B.80 000
- C.90 000
- D.10 000
- A.上年度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B.本年度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C.上年度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D.本年度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
- A.490
- B.390
- C.690
- D.350
- A.512 160
- B.509 000
- C.503 360
- D.503 660
- A.4200
- B.4080
- C.3480
- D.3300
- A.“预计负债”项目调增10 000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0
- B.“预计负债”项目调减40 000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50 000元
- C.“预计负债”项目调增50 000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50 000元
- D.“预计负债”项目调减50 000元;“其他应付款”项目调增10 000元
- A. 无形资产的出租收入应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 B.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按直线法摊销
- C.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 D.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A.33
- B.20
- C.28
- D.25
- A.流动资产
- B.无形资产
- C.长期投资
- D.实收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