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 44 000 万元购入一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写字楼,立即以经营租赁方式对外出租,租期为 2 年,并办妥相关手续。该写字楼的预计可使用寿命为 22 年,取得时成本和计税基础一致。

资料二:甲公司对该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所得税纳税申报时,该写字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每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均为 2 000 万元。

资料三:2011 年 12 月 31 日和 2012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分别 45 500 万元和 50 000 万元。

材料四:2012 年 12 月 31 日,租期届满,甲公司收回该写字楼,并供本公司行政管理部门

使用。甲公司自 2013 年开始对写字楼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 20 年,在其预

计使用寿命内每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均为 2 000 万元。

材料五:2016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以 52 000 万元出售该写字楼,款项收讫并存入银行。

假定不考虑所得所得税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甲公司 2010 年 12 月 31 日购入并立即出租该写字楼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 2011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3)计算确定 2011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计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4)2012 年 12 月 31 日,

(5)计算确定 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6)编制出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2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 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按净利润的 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 2016 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 2017 年 3 月 5 日,2016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 2017 年 4 月 30 日完成,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尚存无订单的 W 商品 500 件,单位成本为 2.1 万元/件,市场销售价格为 2 万元/件,估计销售费用为 0.05 万元/件。甲公司未曾对 W 商品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

资料二:2016 年 10 月 15 日,甲公司以每件 1.8 万元的销售价格将 500 件 W 商品全部销售给乙公司,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商品已发出,付款期为 1 个月,甲公司此项销售业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资料三:2016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仍未收到乙公司上述货款,经减值测试,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 10%计提坏账准备。

资料四:2017 年 2 月 1 日,因 W 商品质量缺陷,乙公司要求甲公司在原销售价格基础上给予 10%的折让,当日,甲公司同意了乙公司的要求,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据此调整原坏账准备的金额。

假定上述销售价格和销售费用均不含增值税,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 2016 年 6 月 30 日对 W 商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 2016 年 10 月 15 日销售商品并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3)计算 2016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4)编制 2017 年 2 月 1 日发生销售折让及相关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

(5)编制 2017 年 2 月 1 日因销售折让调整坏账准备及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6)编制 2017 年 2 月 1 日因销售折让结转损益及调整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

5

甲、乙、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6 年 8 月 5 日,甲公司以应收乙公司账款 438 万元和银行存款 30 万元取得丙公司生产的一台机器人,将其作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核算。该机器人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 400 万元。当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 40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68 万元。交易完成后,丙公司将于 2017 年 6 月 30 日向乙公司收取款项 438 万元,对甲公司无追索权。

资料二:2016 年 12 月 31 日,丙公司获悉乙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预计上述应收款项只能收回 350 万元。

资料三:2017 年 6 月 30 日,乙公司未能按约付款。经协商,丙公司同意乙公司当日以一台原价为 600 万元、已计提折旧 200 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 280 万元的 R 设备偿还该项债务,当日,乙、丙公司办妥相关手续,丙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 28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47.6 万元。丙公司收到该设备后,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假定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判断甲公司和丙公司的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说明理由,编制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丙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判断丙公司和乙公司该项交易是否属于债务重组并说明理由,编制丙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

  • A.为其他单位提供的债务担保
  • B.企业与管理人员签订利润分享计划
  • C.未决仲裁
  • D.产品质保期内的质量保证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的有( )。

  • A.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 150 万元的原材料换入乙公司的专有技术
  • B.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 300 万元的商标权换入乙公司持有的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同时收到补 价 60 万元
  • C.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 800 万元的机床换入乙公司的专利权
  • D.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 105 万元的生产设备换入乙公司的小轿车,同时支付补价 45 万元
19

企业以模拟股票换取职工服务的会计处理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行权日,将实际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计入所有者权益
  • B.等待期内的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模拟股票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认当期成本费用
  • C.可行权日后,将与模拟股票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D.授予日,对立即可行权的模拟股票,按照当日其公允价值确认当期成本费用
20

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下列各项中,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有 ( )。

  • A.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 B.被投资单位发行一般公司债券
  • C.被投资单位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21

下列各项中,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有( )。

  • A.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对应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 B.子公司对母公司销售商品价款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 C.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债权与债务
  • D.母公司向子公司转让无形资产价款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4

下列应计入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成本的有( )。

  • A.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分摊的间接费用
  • B.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
  • C.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 D.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工程用物资成本
27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 A.固定资产的残值率由 7%改为 4%
  • B.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为公允价值模式
  • C.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 10 年变更为 6 年
  • D.劳务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由已经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改为已完工作的测量
29

下列各项中,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 A.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C.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33

下列关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收到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 入资产的成本
  • B.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 产的成本
  • C.涉及补价的,应当确认损益
  • D.不涉及补价的,不应确认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