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乙公司现有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鉴于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准备购置-条生产线,公司及生产线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公司生产线的购置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7200万元,预计使用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生产线投产时需要投入营运资金1200万元,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生产线运营期满时垫支的营运资金全部收回,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1880万元,每年新增付现成本8800万元,假定生产线购人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B方案生产线的购买成本为200万元,预计使用8年,当设定贴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3228.94万元。
资料二:乙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金,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年度(n)
1
2
3
4
5
6
7
8
(P/F,12%,13)
0.8929
0.7972
0.7118
0.6355
0.5674
0.5066
0.4523
0.4039
(P/A,12%,n)
0.8929
1.6901
2.4018
3.0373
3.6048
4.1114
4.5638
4.9676
资料三:乙公司目前资本结构(按市场价值计算)为:总资本4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1600元(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平均年利率为8%),普通股股本24000万元(市价6元/股,4000万股),公司今年的每股股利(DO)为0.3元,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0%.且未来股利政策保持不变。
资料四:乙公司投资所需资金7200万元需要从外部筹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为全部增发普通股,增发价格为6元/股。方案二为全部发行债券,债券年利率为10%,按年支付利息,到期-次性归还本金。假设不考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乙公司预期的年息税前利润为450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和资料二,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②年折旧额;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④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⑤净现值。
(2)分别计算A、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据以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
①计算方案-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③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4)假定乙公司按方案二进行筹资,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计算:
①乙公司普通股的资本成本;②筹资后乙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容易筹集所需资金
- B.容易转让所有权
- C.创立容易
- D.有限债务责任
- A.稳定收入考虑
- B.避税考虑
- C.控制权考虑
- D.筹资能力
- A.优先股每股票面金额为100元
- B.不得发行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 C.可采取固定股息率,也可采取浮动股息率
- D.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的差额部分,优先股股东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补发
- A.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
- B.意见汇集法
- C.专家小组法
- D.函询调查法
- A.1000×(F/A,2%,5)
- B.1000×(F/A,2%,5)×(1+2%)
- C.1000×(F/A,2%,5)×(F/P,2%,1)
- D.1000×[(F/A,2%,6)-1]
- A.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项目
- B.举借新债
- C.扩大赊销比重
- D.改变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比重
- A.工作环境良好
- B.设备先进
- C.工人技术熟练
- D.产品设计结构合理
- A.考虑了风险因素
- B.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C.对上市公司而言,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 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短期行为
- A.只有当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料或零件时,供应商才会将原料或零件送来
- B.每当产品生产出来就被客户拉走
- C.提高了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 D.该系统又称看板管理系统
- A.对投资者来说,每股收益不适宜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之间进行比较
- B.-支股票的市盈率越高,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但投资该股票的风险也越大
- C.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最低价值
- D.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
- A.创立性筹资动机
- B.支付性筹资动机
- C.扩张性筹资动机
- D.调整性筹资动机。
- A.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B.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C.匹配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D.稳健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A.零基预算
- B.增量预算
- C.固定预算
- D.弹性预算
- A.业务外包
- B.多元化投资
- C.放弃亏损项目
- D.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A.3532
- B.3420
- C.3550
- D.3555
- A.企业的财务活动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各所属单位距离分散,所处行业不同
- B.财务决策效率的提高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重要影响
- C.企业内部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不是很密切
- D.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重要影响
- A.这种方法既考虑了每股收益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又考虑了财务风险因素
- B.当预计息税前利润高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时,债务融资优于普通股融资
- C.这种方法侧重于对不同融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进行比较
- D.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
- A.不能降低任何风险
- B.可以分散部分风险
- C.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风险
- D.风险等于两只股票风险之和
- A.工资制度的变动
- B.工作环境的好坏
- C.工资级别的升降
- D.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
- A.净资产收益率
- B.总资产净利率
- C.总资产周转率
- D.销售净利率
- A.15750
- B.14250
- C.17750
- D.16250
- A.10.91%
- B.10%
- C.12.5%
- D.11.25%
- A.预付年金现值计算
- B.普通年金现值计算
- C.递延年金现值计算
- D.预付年金终值计算
- A.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 B.权益资金的转让比较困难
- C.存在着对公司收益重复纳税的缺点
- D.更容易筹集资金
- A.集权型
- B.分权型
- C.集权和分权结合型
- D.以上都不是
- A.产权问题
- B.激励问题
- C.代理问题
- D.责权分配问题
- A.若企业的增值率小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
- B.在选择购货对象时,要综合考虑由于价格优惠所带来的成本的减少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带来的成本费用的增加
- C.当企业处于非税收优惠期间时,应选择使得存货成本最小化的计价方法
- D.对于盈利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入账时,其账面价值应尽可能低,尽可能在当期扣除相关费用,尽量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法
- A.担保权
- B.收益分配权
- C.投资权
- D.日常费用开支审批权
- A.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 B.投资是获取利润的基本前提
- C.投资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 D.投资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
- A.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两种
- B.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
- C.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两种
- D.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和混合筹资三种
- A.比较分析法
- B.趋势分析法
- C.连环替代法
- D.差额分析法
- A.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强调重组交易中的增加值一定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B.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规定股权支付部分可以免于确认所得
- C.特殊性税务处理不可以抵扣相关企业的亏损
- D.在进行重组时,应该尽量满足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