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甲公司拟投资100万元购置一台新设备,年初购入时支付20%的款项,剩余80%的款项下年初付清;新设备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与税法规定的净残值相同),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新设备投产时需垫支营运资金10万元,设备使用期满时全额收回。新设备投入使用后,该公司每年新增净利润11万元。该项投资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2%。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年份(11)
1
2
3
4
5
(P/F,12%,n)
0.8929
0.7972
0.7118
0.6355
0.5674
(P/A,12%,n)
0.8929
1.6901
2.4018
3.0373
3.6048
要求:
(1)计算新设备每年折旧额。
(2)计算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第1—4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1~4)。
(3)计算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第5年现金净流量(NCF5)。
(4)计算原始投资额。
(5)计算新设备购置项目的净现值(NPV)。
- 3
-
某企业2017年有关预算资料如下:
(1)预计该企业3—7月份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0000万元、50000万元、60000万元、70000万元、80000万元。每月销售收人中,30%当月收到现金,70%下月收到现金。
(2)各月直接材料采购成本按下一个月销售收入的60%计算。所购材料款于当月支付现金50%,下月支付现金50%。
(3)预计该企业4~6月份的制造费用分别为4000万元、4500万元、4200万元,每月制造费用中包括折旧费1000万元。
(4)预计该企业4月份购置固定资产,需要现金15000万元。
(5)企业在3月末有长期借款20000万元,利息率为15%。
(6)预计该企业在现金有余缺时利用短期借款进行调剂,不足时,向银行申请短期借款(为100万元的整数倍);现金有多余时归还银行短期借款(为100万元的整数倍)。借款在期初,还款在期末,借款年利率为12%。
(7)预计该企业理想的期末现金余额为6000万元,长期借款利息每季度末支付一次,短期借款利息还本时支付,其他资料见现金预算表。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完成该企业4~6月份现金预算的编制工作。
现金预算表
单位:万元
月份
4
5
6
期初现金余额
7000
经营性现金收入
经营性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采购支出
直接工资支出
2000
3500
2800
制造费用支出
其他付现费用
800
900
750
预交所得税
8000
资本性现金支出
现金余缺
支付利息
取得短期借款
偿还短期借款
期末现金余额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本成本较高
- B.一次筹资数额较大
- C.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
- D.募集资金使用限制较多
- A.较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 B.较高的运营风险
- C.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 D.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
- A.上述影响税前利润的因素中,单价是最敏感的,固定成本是最不敏感的
- B.当单价提高10%时,税前利润将增长8000元
- C.当单位变动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40%时,企业将转为亏损
- D.企业的安全边际率为66.67%
- A.股票筹资
- B.债务筹资
- C.可转换债券筹资
- D.认股权证筹资
- A.生产预算
- B.产品成本预算
- C.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 D.资本支出预算
- A.现金持有量越小,总成本越大
- B.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
- C.现金持有量越小,短缺成本越大
- D.现金持有量越大,管理总成本越大
- A.计算口径一致性
- B.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 C.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 D.运用例外原则
- A.规避风险
- B.减少风险
- C.转移风险
- D.接受风险
- A.两者都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
- B.两者都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
- C.两者都必须按照预定的折现率折算现金流量的现值
- D.两者都不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
- A.税收扣除政策
- B.减税政策
- C.免税政策
- D.退税政策
- A.1995
- B.1566
- C.1813
- D.1423
- A.49.5
- B.51.5
- C.64.8
- D.66.7
-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的风险程度
- D.不能确定
- A.经营租赁
- B.杠杆租赁
- C.直接租赁
- D.售后回租
- A.使保险储备的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存货量
- B.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存货量
- C.使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最低的存货量
- D.使缺货损失最低的存货量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可能存在部分存货已经损坏但尚未处理的情况
- B.部分存货已抵押给债权人
- C.可能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存货估价问题
- D.存货属于非流动资产
- A.不能被投资多样化所分散
- B.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回避风险
- C.通过投资组合可以分散
- D.对各个投资者的影响程度相同
- A.200元/件
- B.160元/件
- C.160元/件至200元/件
- D.甲利润中心以200元/件出售,乙利润中心以160元/件采购
- A.上升
- B.下降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A.30000元
- B.40000元
- C.16800元
- D.43200元
- A.3.2
- B.5.5
- C.2.5
- D.4
- A.定期预算法
- B.固定预算法
- C.弹性预算法
- D.零基预算法
- A.经济周期
- B.通货膨胀水平
- C.宏观经济政策
- D.公司治理结构
- A.边际贡献
- B.部门毛利
- C.剩余收益
- D.部门净利润
- A.可能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
- B.可能使原来不合理费用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 C.容易使不必要的开支合理化
- D.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容易顾此失彼
- A.销售净利率
- B.总资产报酬率
- C.净资产收益率
- D.资本保值增值率
- A.强化内部人控制
- B.解聘总经理
- 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
- 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
- A.产权匹配融资策略
- B.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 C.保守融资策略
- D.激进融资策略
- A.现金股利
- B.股票股利
- C.财产股利
- D.负债股利
- A.600
- B.450
- C.300
- D.150
- A.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 B.流动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 C.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 D.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 A.14.74%
- B.19.7%
- C.19%
- D.20.47%
- A.产品销售数量
- B.产品销售价格
- C.固定成本
- D.利息费用
- A.暂停上市
- B.终止上市
- C.特别处理
- D.取消上市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