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季节性存货
- B.最佳现金余额
- C.保险储备存货量
- D.销售旺季增加的应收账款
- A.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
- B.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
- C.盈利能力
- D.资产管理能力
- A.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来往
- B.对债务人进行信用评估
- C.在发生风险损失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 D.计提坏账准备金和存货跌价准备金
- A.商业银行贷款
- B.应付账款
- C.应付职工薪酬
- D.融资租赁信用
- A.增加产品销量
- B.提高产品单价
- C.提高资产负债率
- D.节约固定成本支出
- A.名义利息收益
- B.利息再投资收益
- C.到期回收本金收益
- D.价差收益
- A.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 B.在作业成本法下,将直接费用视为产品本身的成本,而将间接费用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
- C.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 D.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不同
- A.第一年无需交所得税
- B.第一年应交所得税为75万元
- C.第二年应交所得税为52.5万元
- D.第二年无需交所得税
- A.不能衡量企业的投资风险
- B.不能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 C.没有考虑超过原始投资额以后的现金流量
- D.不能衡量投资方案投资收益率的高低
- A.现值指数法克服了净现值法不能直接比较原始投资额现值不同的项目的局限性,它在数值上等于投资项目的净现值除以原始投资额
- B.动态回收期法克服了静态回收期法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缺点,但是仍然不能衡量项目的盈利性
- C.内含报酬率是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不随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的变化而变化
- D.内含报酬率法不能直接评价两个投资规模不同但寿命期相同的互斥项目的优劣
- A.财务风险加大
- B.收益水平下降
- C.偿债能力下降
- D.资产流动性下降
- A.高低点法
- B.公司价值分析法
- C.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
- D.每股收益分析法
- A.发行普通股
- B.发行优先股
- C.吸收直接投资
- D.利用留存收益
- A.信用贷款
- B.保证贷款
- C.抵押贷款
- D.质押贷款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8849
- B.5000
- C.6000
- D.2849
- A.期初、期末现金余额
- B.现金筹措及运用
- C.预算期产量和销量
- D.预算期现金余缺
- A.1995
- B.1566
- C.18136
- D.1423
- A.盈余的稳定性
- B.避税
- C.现金流量
- D.资产的流动性
- A.接受风险
- B.转移风险
- C.减少风险
- D.规避风险
- A.只存在经营风险
- B.经营风险大于财务风险
- C.经营风险小于财务风险
- D.同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A.49.5
- B.51.5
- C.64.8
- D.66.7
- A.现金管理人员工资
- B.现金安全措施费用
- C.现金被盗损失
- D.现金的再投资收益
- A.6.87%
- B.7.33%
- C.7.48%
- D.8.15%
- 41
-
静态回收期是( )。
- A.净现值为零的年限
- B.现金净流量为零的年限
- C.累计净现值为零的年限
- D.累计现金净流量为零的年限
- A.财务预测
- B.财务决策
- C.财务预算
- D.内部控制
- A.2%
- B.36.73%
- C.18%
- D.55.67%
- A.2.5
- B.1.68
- C.1.15
- D.2.0
- A.18
- B.21
- C.22
- D.41.5
- A.财务部门对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负总责
- B.财务部门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 C.财务部门是企业预算的基本单位
- D.财务部门负责人参与企业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28.39
- B.36.23
- C.58.39
- D.66.23
- A.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
- B.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
- C.提取法定公积金、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任意公积金、向股东分配股利
- D.向股东分配股利、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
- A.86
- B.184
- C.150
- D.222
- A.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B.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 C.坏账损失
- D.收账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