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收款法付息
- B.贴现法付息
- C.存在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
- D.加息法付息
- A.银行授信额度
- B.资产质量
- C.经营租赁
- D.或有事项
- A.全面预算是业绩考核的基本标准
- B.业务预算与业务各环节有关,因此属于综合预算
- C.企业应当设立预算管理部审议企业预算方案
- D.在全面预算中,生产预算是唯一没有按货币计量的预算
- A.临时性流动负债小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 B.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三者之和小于长期性资产
- C.临时性流动负债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 D.筹资风险较大
-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资本回收系数=1
- 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1
- 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折现率)=预付年金现值系数
- D.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折现率)=预付年金终值系数
- A.不能衡量企业的投资风险
- B.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 C.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
- D.不能衡量投资方案投资报酬率的高低
- A.对一项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增值成本
- B.对一项非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非增值成本
- C.增值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一种目标成本
- D.增值成本是企业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
- A.如果两债券的折现率相同,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低
- B.如果两债券的折现率相同,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高
- C.如果两债券的偿还期限相同,折现率与票面利率差额大的债券价值低
- D.如果两债券的偿还期限相同,折现率与票面利率差额大的债券价值高
- A.零存整取储蓄存款的整取额
- B.定期定额支付的养老金
- C.年资本回收额
- D.偿债基金
- A.在“销售量”以金额表示的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图中,该企业的变动成本线斜率为12
- B.在保本状态下,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为75%
- C.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800元
- D.安全边际中的边际贡献等于1000元
- A.12
- B.15
- C.25
- D.30
- A.150
- B.200
- C.250
- D.400
- A.财务决策
- B.财务控制
- C.财务考核
- D.财务计划
- A.67500
- B.6.2500
- C.53500
- D.68500
-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 C.材料价格差异
- D.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A.H型组织目前在大型企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 B.U型组织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
- C.M型组织的财务主要是由各所属单位控制的
- D.H型组织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组成的
- A.企业治理结构的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B.企业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C.企业股东会、董事会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D.企业监事会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A.弹性预算法
- B.零基预算法
- C.滚动预算法
- D.增量预算法
- A.周转具有短期性
- B.来源具有多样性
- C.数量具有稳定性
- D.实物形态具有易变现性
- A.资本保全约束
- B.资本积累约束
- C.偿债能力约束
- D.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 A.期初现金余额+本期现金收入-本期现金支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现金余缺
- B.期初现金余额-本期现金收入+本期现金支出+现金筹措一现金运用=现金余缺
- C.现金余缺+期末现金余额=借款+增发股票或新增债券-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购买有价证券
- D.现金余缺-期末现金余额=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购买有价证券-借款-增发股票或新增债券
- A.可控利润总额
- B.投资报酬率
- C.剩余收益
- D.责任成本
- A.保险储备量
- B.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 C.预计交货时间
- D.每次订货成本
- A.金额
- B.品种
- C.数量
- D.体积
- A.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置一台大型机械设备
- B.企业从某国有银行取得3年期500万元的贷款
- C.企业向战略投资者进行定向增发
- D.企业向股东发放股票股利
- A.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低
- B.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高
- C.两只债券的价值相同
- D.两只债券的价值不同,但不能判断其高低
- A.供货单位需要的订货提前期延长
- B.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增加
- C.供货单位每天的送货量增加
- D.供货单位延迟交货的概率增加
- A.半固定成本
- B.半变动成本
- C.变动成本
- D.固定成本
- A.现金同归线的确定与企业可接受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无关
- B.有价证券日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
- 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
- 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回归线时,应立即购人或出售有价证券
- A.创立性筹资动机
- B.支付性筹资动机
- C.扩张性筹资动机
- D.调整性筹资动机
- A.实际价格收益
- B.名义利息收益
- C.利息再投资收益
- D.价差收益
- A.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 B.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 C.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
- D.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
- A.按贷款一定比例在银行保持补偿性余额
- B.按贴现法支付银行利息
- C.按收款法支付银行利息
- D.按加息法支付银行利息
- A.35
- B.20
- C.30
- D.65
- A.2%
- B.1.94%
- C.2.13%
- D.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