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公司只产销一种甲产品,甲产品只消耗乙材料。2010年第4季度按定期预算法编制2011年的企业预算,部分预算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材料2011年年初的预计结存量为2000千克,各季度末乙材料的预计结存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1年各季度末乙材料预计结存量
季度 1 2 3 4 乙材料(千克) 1000 1200 1200 1300 每季度乙材料的购货款于当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个季度支付;2011年年初的预计应付账款余额为80000元。该公司2011年度乙材料的采购预算如下表所示:
2011年度乙材料的采购预算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 全年 预计甲产品产量(件) 3200 3200 3600 4000 14000 材料定额单耗(千克/件) 5 * * * * 预计生产需要量(千克) * 16000 * * 70000 加:期末结存量(千克) * * * * * 预计需要量合计(千克) 17000 (A) 19200 21300 (B) 减:期初结存量(千克) * 1000 (C) * * 预计材料采购量(千克) (D) * * 20100 (E) 材料计划单价(元/千克) 10 * * * * 预计采购金额(元) 150000 162000 180000 201000 693000 注:表内“材料定额单耗”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全年乙材料计划单价不变;表内的“*”为省略的数值。
资料二:E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实际生产甲产品3400件,耗用乙材料20400千克,乙材料的实际单价为9元/千克。
要求:
(1)确定E公司乙材料采购预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预计采购现金支出和第4季度末预计应付款金额;
(3)计算乙材料的单位标准成本;
(4)计算E公司第一季度甲产品消耗乙材料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
(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指出E公司进一步降低甲产品消耗乙材料成本的主要措施。
- 4
-
乙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息税前利润为900万元,预计未来年度保持不变。为简化计算,假定净利润全部分配,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确定债务资本成本时不考虑筹资费用。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4%,两种不同的债务水平下的税前利率和β系数如表1所示。公司价值和平均资本成本如表2所示。
表1 不同债务水平下的税前利率和β系数
债务账面价值(万元) 税前利率 β系数 1000 6% 1.25 1500 8% 1.50 表2 公司价值和平均资本成本
债务市场价值(万元) 股票市场价值(万元) 公司总价值(万元) 税后债务资本成本 权益资本成本 平均资本成本 1000 4500 5500 (A) (B) (C) 1500 (D) (E) * 16% 13.09% 注:表中的“*”表示省略的数据。
要求:
(1)确定表2中英文字母代表的数值(不需要列示计算过程)。
(2)依据公司价值分析法,确定上述两种债务水平的资本结构哪种更优,并说明理由。
- 7
-
ABC公司2013年度设定的每季末预算现金余额的额定范围为50~60万元,其中,年末余额已预定为60万元。假定当前与银行约定的单笔短期借款必须为10万元的整数倍,年利息率为6%,借款发生在相关季度的期初,每季末计算并支付借款利息,还款发生在相关季度的期末。2013年该公司无其他融资计划。
ABC公司编制的2013年度现金预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2013年度ABC公司现金预算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 ①期初现金余额 ②经营现金收入
③可供支配的现金合计
④经营现金支出
⑤购买设备支出
⑥现金支出合计
⑦现金余缺
加:短期借款
减:支付短期借款利息
购买有价证券
40 1010
*
800
*
1000
(A)
0
0
0
* *
1396.30
*
300
1365
31.3
(C)
(D)
0
* *
1549
*
400
*
-37.7
0
0.3
-90
* *
*
1302
300
1602
132.3
-20
0.3
(F)
(G) 5536.6
(H)
4353.7
1200
5553.7
*
*
*
*
⑧期末现金余额 (B) (E) * 60 (I) 说明:表中用“*”表示省略的数据。
要求:计算上表中用字母“A~I”表示的项目数值(除“G”和“I”项外,其余各项必须列出计算过程)。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 B.企业预测现金收支的可靠性
- C.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
- D.企业愿意承担短缺风险的程度
- 正确
- 错误
- A.相对于债务筹资,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成本较高
- B.在所有的筹资方式中,普通股的资本成本最高
- C.普通股筹资可以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 D.公司控制权分散,容易被经理人控制
- A.变动成本
- B.制造成本
- C.全部成本费用
- D.固定成本
- A.固定股利政策
- B.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认股权证是一种融资促进工具
- B.认股权证是一种高风险融资工具
- C.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D.有利于推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
- A.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总资产×100%
- B.现金营运指数大于1,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 C.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说明非经营净收益所占比重越大,收益质量越差
- D.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
- A.融资数额较大
- B.融资条件宽松
- C.融资机动权大
- D.不需提供担保
- A.利润最大化
- B.企业价值最大化
- C.股东财富最大化
-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 A.最佳资本结构在理论上是存在的
- B.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降低平均资本成本率或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
- C.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时资本结构最佳
- D.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应当长期固定不变
- A.期限较长
- B.流动性强
- C.风险较小
- D.价格平稳
- A.部门边际贡献
- B.可控边际贡献
- C.投资报酬率
- D.剩余收益
- A.短期融资券不向社会公众发行
- B.必须具备一定信用等级的企业才能发行短期融资券
- C.相对于发行公司债券而言,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成本较高
- D.相对于银行借款筹资而言,短期融资券的一次性筹资数额较大
- A.指数平滑法
- B.移动平均法
- C.专家小组法
- D.回归直线法
- A.50%
- B.100%
- C.20%
- D.40%
- A.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86年
- B.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2年
- C.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05年
- D.(P/A,IRR,5)为3.2
- A.财务风险较大
- B.资本成本较高
- C.稀释股东控制权
- D.筹资灵活性较小
- A.股利支付率降低
- B.固定资产净值增加
- C.收益留存率提高
- D.销售净利率增大
- A.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
- B.强调债权人的首要地位
- C.强调员工的首要地位
- D.强调经营者的首要地位
- A.1.50
- B.1.26
- C.1.45
- D.1.46
- A.43.5
- B.41.25
- C.36.25
- D.34.375
- A.销售预算
- B.直接材料预算
- C.现金预算
- D.资本支出预算
- A.上升
- B.下降
- C.不变
- D.随机变化
- A.股东
- B.债权人
- C.经营者
- D.供应商
- A.增量预算法
- B.静态预算法
- C.固定预算法
- D.定期预算法
- A.市场价格
- B.双重价格
- C.协商价格
- D.成本加成价格
- A.资本成本低
- B.融资风险小
- C.融资期限长
- D.融资限制少
- 43
-
某企业现有资本总额中普通股与长期债券的比例为3:1,普通股的资本成本高于长期债券的资本成本,平均资本成本为10%。如果将普通股与长期债券的比例变为1:3,其他因素不变,则该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将( )。
- A.大于10%
- B.小于10%
- C.等于10%
- D.无法确定
- A.净现值
- B.现值指数
- C.内含报酬率
- D.动态回收期
- A.内含报酬率反映了投资项目实际可能达到的报酬率
- B.可以用净现值法对原始投资额现值不同的独立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
- C.回收期法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方法
- D.如果现值指数大于1,则净现值大于0
- A.激进融资策略
- B.保守融资策略
- C.折中融资策略
- D.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 A.2000
- B.3000
- C.5000
- D.8000
- A.65.53
- B.68.96
- C.55.63
- D.71.86
- A.通货膨胀加剧
- B.投资风险上升
- C.经济持续过热
- D.证券市场流动性增强
- A.产品成本之和
- B.固定成本之和
- C.可控成本之和
- D.不可控成本之和
- A.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
- B.此图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的数值
- C.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减少
- D.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