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己公司是一家机械制作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2%。为了节约成本支出,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拟对正在使用的一台旧设备予以更新。其他资料如下:
资料一:新旧设备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己公司新旧设备资料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使用旧设备 购置新设备 原值 4500 4800 预计使用年限(年) 10 6 已用年限(年) 4 0 尚可使用年限(年) 6 6 税法残值 500 600 最终报废残值 400 600 目前变现价值 1900 4800 年折旧 400 700 年付现成本 2000 1500 年营业收入 2800 2800 资料二: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货币时间价值系数
要求:期限(n) 5 6 (P/F,12%,n) 0.5674 0.5066 (P/A,12%,n) 3.6048 4.1114 (1)计算与购置新设备相关的下指标:①税后年营业收入;②税后年付现成本;③每年折旧抵税;④残值变价收入;⑤残值净收益纳税;⑥第1~5年现金净流量(NCF1~5)和第6年现金净流量(NCF6);⑦净现值(NPV)。
(2)计算与使用旧设备相关的下指标;①目前账面价值;②目前资产报废损益;③资产报废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④残值报废损失减税。
(3)已知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NPV)为943.29万元,根据上述计算结算,做出固定资产是否更新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 2
-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50千克 9元/千克 450元/件 直接人工 45小时 4元/小时 180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 45小时 3元/小时 135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 45小时 2元/小时 90元/件 合 计 855元/件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9000元 直接人工 3325元 变动制造费用 2375元 固定制造费用 2850元 合 计 17550元 要求:
(1)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 5
-
丁公司采用逐季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2年分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表所示:
2012年制造费用预算 金额单位:元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小时) 11400 12060 12360 12600 48420 变动制造费用 91200 * * * 387360 其中:间接人工费用 50160 53064 54384 55440 213048 固定制造费用 56000 56000 56000 56000 224000 其中:设备租金 48500 48500 48500 48500 194000 生产准备与车间管理费 * * * * * 注: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资料二: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预算期间将发生如下变动:
(1)直接人工预算总工时为50000小时;
(2)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将提高10%;
(3)2012年第一季度末重新签订设备租赁合同,新租赁合同中设备年租金将降低20%。
资料三: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控制在185200元以内,固定制造费用由设备租金、生产准备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组成,其中设备租金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准备费和车间管理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生产准备费的成本效益远高于车间管理费。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车间管理费总预算额的控制区间为12000元~15000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期间的下列指标:
①间接人工费用预算工时分配率;
②间接人工费用总预算额;
③设备租金总预算额。
(2)根据资料二和资料三,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原则,完成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滚动期间的下列事项:
①确定车间管理费用总预算额;
②计算生产准备费总预算额。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本成本较高
- B.一次筹资数额较大
- C.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
- D.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较多
- A.如果销售量增加10%,息税前利润将增加15%
- B.如果息税前利润增加20%,每股收益将增加40%
- C.如果销售量增加10%,每股收益将增加30%
- D.如果每股收益增加30%,销售量需要增加5%
- A.投资和筹资的成果都需要依赖资金的营运才能实现
- B.收入与分配影响着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和成本管理的各个方面
- C.企业所筹措的资金只有有效地投放出去,才能实现筹资的目的
- D.成本管理贯穿于投资、筹资和营运活动的全过程
- A.转换价格为55元/股
- B.每张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为50股普通股
- C.转换价格为50元/股
- D.每张可转换债券可以转换为20股普通股
- A.上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40万元
- B.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200万元
- C.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应收账款为28万元
- D.上年第三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10万元在预计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
-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为30%
- B.综合保本销售额为60万元
- C.B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为22.5万元
- D.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为11250件
- A.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B.紧急额外购入成本
- C.存货的破损变质损失
- D.存货的保险费用
- A.降低固定成本
- B.提高销售单价
-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 D.扩大销售量
- A.利润最大化
- B.企业规模最大化
- C.企业价值最大化
-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 A.甲股票的β系数为1.2
- B.甲股票的β系数为0.8
- C.甲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9.6%
- D.甲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7.2%
- A.资本成本较低
- B.产权流动性较强
- C.能够提升企业市场形象
- D.易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 A.容易转让所有权
- B.经营管理灵活自由
- C.可以无限存续
- D.融资渠道多
- 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A.现金
- B.存货
- C.长期借款
- D.应付账款
- 31
-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 )。
- A.财务预测
- B.财务决策
- C.财务预算
- D.财务控制
- A.6%
- B.6.09%
- C.8%
- D.8.12%
- A.厂房
- B.股票
- C.汇票
- D.专利权
- A.生产预算是一种业务预算
- B.生产预算不涉及实物量指标
- C.生产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基础编制
- D.生产预算是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依据
- 35
-
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已知甲方案收益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差为300万元;乙方案收益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差为330万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 B.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 C.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 D.无法评价甲、乙方案风险的大小
- A.经营风险
- B.变现风险
- C.再投资风险
- D.购买力风险
- A.集权控制
- B.分权控制
- C.多元控制
- D.分层控制
- A.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B.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C.匹配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D.稳健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
- A.包括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和杠杆租赁三种基本形式
- B.直接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主要形式
- C.从出租人的角度来看,杠杆租赁与其他租赁形式并无区别
- D.在杠杆租赁中,如果出租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资产的所有权就要转移给资金的出借者
- A.17.531
- B.19.531
- C.14.579
- D.12.579
- A.原始投资额
- B.资本成本
- C.项目计算期
- D.现金净流量
- A.500000/[(P/A,8%,4)+1]
- B.[500000-100000×(P/F,10%,5)]/[(P/A,10%,4)+1]
- C.500000/[(P/A,10%,4)+1]
- D.500000/[(P/A,10%,6)-1]
- A.在成本模型中,考虑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 B.在三种模型中,都考虑了机会成本
- C.在存货模型中,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 D.在随机模型中,考虑了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 A.能够保证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股票发行计划,顺利实现融资
- B.认股权证能够约束上市公司的败德行为,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
- C.有利于推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
- D.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利益与投资者是否在到期之前执行认股权证无关
- A.10%
- B.8%
- C.12%
- D.12.5%
- A.保守型融资策略
- B.激进型融资策略
- C.稳健型融资策略
- D.期限匹配型融资策略
- A.3000
- B.21000
- C.6000
- D.15000
- A.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 B.来源具有多样性
- C.数量具有波动性
- D.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 A.1
- B.1.5
- C.2
- D.4/3
- A.递延年金是指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 B.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有关
- C.递延年金现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有关,递延期越长,现值越小
- D.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 A.应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 B.应经股东大会决议
- C.满足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
- D.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