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计算当年利息保障倍数;
- 17
-
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利随本清法付息
- B.贴现法付息
- C.存在补偿性余额的信用条件
- D.加息法付息
- A.牛产预算
- B.产品生产成本预算
- C.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 D.资本支出预算
- A.零存整取储蓄存款的整取额
- B.定期定额支付的养老金
- C.年资本回收额
- D.偿债基金
- A.临时性负债小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 B.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三者之和小于长期性资产
- C.临时性流动负债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 D.易变现率较其他筹资政策低
- A.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
- B.各所属单位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 C.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
- D.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
- A.固定成本
- B.目标利润
- C.销售价格
- D.单位变动成本
- A.对一项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增值成本
- B.对一项非增值作业来讲,它所发生的成本都是非增值成本
- C.增值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一种目标成本
- D.增值成本是企业执行增值作业时发生的成本
- A.未经债权人同意发行新债券
- B.未经债权人同意向银行借款
- C.投资于比债权人预计风险要高的新项目
- D.不尽力增加企业价值
- A.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 B.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 C.销售利润=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 D.销售利润=(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 A.速动比率降低
- B.流动比率降低
- C.营运资本增加
- D.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 A.减少2000
- B.减少18000
- C.增加20000
- D.增加22000
- A.期限匹配型融资政策
- B.激进型融资政策
- C.保守型融资政策
- D.均可
- A.盈利能力指标
- B.资产质量指标
- C.债务风险指标
- D.人力资源指标
- A.期初现金余额+本期经营现金收入-本期经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 B.期初现金余额-本期经营现金收入+本期经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
- C.现金余缺+期末现金余额=借款+增发股票债券-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购买有价证券
- D.现金余缺-期末现金余额=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购买有价证券-借款-增发股票债券
- A.企业治理结构的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B.企业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C.企业股东会、董事会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D.企业监事会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
- A.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 B.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
- C.可以显示实际与目标的差距
- D.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 A.基本标准成本
- B.理想标准成本
- C.正常标准成本
- D.现行标准成本
- A.70%
- B.60%
- C.80%
- D.75%
- A.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 B.激进融资战略
- C.保守融资战略
- D.极端融资战略
- A.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
- B.储存存货发生的仓库费用
- C.存货的保险费用
- D.产品库存缺货导致延误发货的商誉损失
- A.现金预算
- B.销售预算
- C.生产预算
- D.预计资产负债表
- A.营业利润率
- B.资本收益率
- C.净资产收益率
- D.资本保值增值率
- A.灵活性
- B.协调性
- C.计划性
- D.数量化和可执行性
- A.财务决策
- B.财务控制
- C.财务考核
- D.财务计划
- A.股票期权
- B.解聘
- C.接收
- D.监督
- A.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 B.有助于精确估算非上市公司价值
- C.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 D.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 A.成立资本制
- B.实收资本制
- C.授权资本制
- D.折衷资本制
- A.2%
- B.8%
- C.8.24%
- D.10.04%
- A.现金预算
- B.生产预算
- C.预计利润表
- D.预计资产负债表
- A.增加
- B.反方向变动
- C.同方向变动
- D.不变
- A.DT1=DO1×DF1
- B.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 C.反映产销量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
- D.总杠杆系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大
- A.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
- B.在作业成本法下,将直接费用视为产品本身的成本,而将间接费用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
- C.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 D.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不同
- A.476.15
- B.463
- C.449.85
- D.454.74
- A.经营租赁
- B.杠杆租赁
- C.直接租赁
- D.售后回租
- A.20
- B.24
- C.22
- 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