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促使每股市价降低
- B.增加对被并购方的吸引力
- C.提高财务杠杆比率
- D.巩固内部人控制地位
- A.进行准确的预测
- B.向保险公司投保
- C.租赁经营
- D.业务外包
- A.复合杠杆系数反映的是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 B.反映产销量变动对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影响
- C.复合杠杆系数越大,企业所面临的总风险越大
- D.复合杠杆系数等于经营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之和
- A.拥有投资决策权
- B.处于责任中心的最高层次
- C.承担最大的责任
- D.一般为独立的法人
- A.投机性
- B.时间性
- C.收益性
- D.风险性
- A.无风险收益率
- B.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 C.证券投资组合的β系数
- D.各种证券在证券组合中的比重
- A.没有终值
- B.期限趋于无穷大
- C.只有现值
- D.每期等额收付
- A.将短期债务转变为长期债务
- B.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
- C.以公积金转增资本
- D.提前偿还长期债务,筹集相应的权益资金
- A.透明度高
- B.及时性强
- C.连续性突出
- D.可比性强
- A.5%.
- B.2%.
- C.8%.
- D.10%.
- A.风险因素
- B.风险事故
- C.风险损失
- D.风险概率
- A.0.7936%.
- B.11.2%.
- C.1.2%.
- D.1.36%.
- A.1.2
- B.1.14
- C.1.22
- D.1.25
- A.17.73%.
- B.17.05%.
- C.18.55%.
- D.18.88%.
- A.只存在经营风险
- B.只存在财务风险
- C.同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 D.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相互抵销
- A.该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为2元
- B.该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为6元
- C.该认股权证的超理论价值溢价为5元
- D.该认股权证的超理论价值溢价为2元
- A.利率高于普通债券,增加利息支出
- B.不能增强筹资灵活性
- C.不利于稳定股价
- D.存在回售风险
- A.5/7
- B.7/5
- C.5/2
- D.2/5
- A.该中心的剩余收益
- B.该中心的边际贡献总额
- C.该中心的可控利润总额
- D.该中心负责人的可控利润总额
- A.128.15
- B.76.05
- C.111.15
- D.35.10
- A.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
- 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 C.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 D.企业的销售水平
- A.1800000元
- B.2800000元
- C.4800000元
- D.3000000元
- A.零基预算不受现有费用开支水平的限制
- B.零基预算的编制时间往往会比较长
- C.零基预算有可能使不必要开支合理化
- D.采用零基预算,要逐项审议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必要合理
- A.能够使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 B.能够使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 C.能够使现金管理的短缺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 D.能够使现金管理的管理费用与短缺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 41
-
某人以1100元的价格购入9个月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复利计息)的5年期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4%的债券,则该投资者进行该项投资的到期收益率为( )。已知:(F/P,4%,5)=1.2167
- A.14.15%.
- B.10.61%.
- C.20%.
- D.36.37%.
- A.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 B.利息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 C.违约风险和破产风险
- D.再投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 43
-
下列公式错误的是( )。
- A.基金认购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 B.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普通股股数
- C.基金赎回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 D.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总额
- A.半固定成本
- B.半变动成本
- C.变动成本
- D.固定成本
- A.递延期为3年
- B.递延期为2年
- C.递延期为5年
- D.递延期为4年
- A.企业分立
- B.增发新股偿还债务
- C.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D.发行新债
- A.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大于乙项目
- B.甲项目的风险程度小于乙项目
- C.甲项目的风险程度等于乙项目
- D.不能确定
- A.信用期、折扣期不变,折扣百分比降低
- B.折扣期、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延长
- C.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和折扣期等量延长
- D.折扣百分比、信用期不变,折扣期延长
- A.偏好内部筹资,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则偏好债务筹资
- B.偏好债务筹资,如果需要权益筹资,则偏好内部筹资
- C.偏好内部筹资,如果需要外部筹资,则偏好股权筹资
- D.偏好债务筹资,如果需要权益筹资,则偏好股权筹资
- A.0.6
- B.0.74
- C.0.11
- D.0.07
- A.规避风险
- B.减少风险
- C.转移风险
- D.接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