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
- B.机器或工具不适用
- C.供应厂家材料价格增加,迫使降低材料用量
- 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 B.(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C.(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 D.(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A.技术投入比率
- B.销售三年平均增长率
- C.营业利润增长率
- D.资本保值增值率
- A.可以预计
- B.可以计量
- C.可以施加影响
- D.可以落实责任
- A.投资利润率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获利能力
- B.投资利润率可以作为选择投资机会的依据
- C.投资利润率可以使投资中心本身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
- D.投资利润率具有横向可比性
- A.完善的竞争假设
- B.信息完备假设
- C.理性投资者假设
- D.存在交易成本假设
- A.如果产销量增减变动1%,则息税前营业利润将增减变动1.4%
- B.如果息税前营业利润增减变动1%,则每股收益将增减变动2.5%
- C.如果产销量增减变动1%,每股收益将增减变动3.5%
- D.如果产销量增减变动1%,每股收益将增减变动4.5%
- A.按照证券收益的决定因素,可将证券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
- B.按照证券所体现的权益关系,可将证券分为所有权证券和债权证券
- C.按照证券的性质,可将证券分为原生证券和衍生证券
- D.按照证券收益的稳定状况,可将证券分为固定收益证券和变动收益证券
- A.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化
- B.汇率变动
- C.销售决策失误
- D.通货膨胀
- A.银行借款
- B.长期债券
- C.留存收益
- D.普通股
- A.场价格
- B.协商价格
- C.成本价格
- D.双重价格
- A.1.65次
- B.2次
- C.2.3次
- D.1.45次
- A.在单位成本和市价之间
- B.在单位变动成本和市价之间
- C.在单位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以上,市价以下
- D.在单位变动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以上,市价以下
- A.增大流动比率
- B.降低流动比率
- C.降低营运资金
- D.增大营运资金
- A.指标数量多
- B.指标要素齐全适当
- C.主辅指标功能匹配
- D.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 A.2
- B.3
- C.1.5
- D.2.5
- A.速度快
- B.弹性大
- C.成本低
- D.风险小
- 3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预防和检验成本以及损失成本是两类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
- B.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可避免成本
- C.损失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
- D.产品质量的高低通常以产品的合格率来表示
- A.内部银行转账
- B.内部货币结算
- C.内部支票结算
- D.转账通知单
- A.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 B.作业成本计算法
- C.标准成本计算法
- D.变动成本计算法
- A.8.7%.
- B.-8%.
- C.-8.7%.
- D.8%.
- A.440
- B.360
- C.420
- D.550
- A.35%.
- B.30%.
- C.28%.
- D.25%.
- A.剩余股利政策
- 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D.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 A.9121.2
- B.8845.2
- C.7409.3
- D.9243.6
- A.长期租赁费
- B.广告费
- C.研究开发费
- D.职工培训费
- A.32.5%.
- B.41.4%.
- C.39.2%.
- D.36.6%.
- A.避免损害股东利益
- B.避免资本结构失调
- C.避免股东避税
- D.避免损害债权人利益
- A.6.09%.
- B.6.21%.
- C.6.04%.
- D.6.18%.
- A.500
- B.480
- C.550
- D.425
- A.5
- B.6
- C.4
- D.3
- A.预期收益率大于必要收益率
- B.预期收益率小于必要收益率
- C.预期收益率等于必要收益率
- D.两者大小无法比较
- A.风险追求者
- B.风险回避者
- C.风险中立者
- D.以上三者
- A.通货膨胀补偿率较大
- B.违约风险报酬率较大
-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较大
- D.期限风险报酬率较大
- A.风险自担
- B.风险自保
- C.减少风险
- D.规避风险